2024-10-18 04:10:36 | 0533升学网
高考改革3+1+2的意思是“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是注意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传统文理分科的地区高考考四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满分750分,语数外每科150分,综合300分。新高考改革地区考试科目是学生自己选的科目,分数以原始分或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高考改革3+1+2的总分是:750分,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新高考“3+3”方案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新高考“3+1+2”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以下城市陆续迎来高考3+2+1改革:
1、2017年北京、 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2、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成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3、截止2020年,福建、河北、 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采用的是“3+1+2”的模式。
高考前注意事项:
1、放平心态,不要焦虑。很多考生考前的晚上,由于过度紧张而睡不好觉,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焦虑,要放平心态,偶尔一晚睡不好不会影响考试的发挥。
2、不要盲目改变饮食习惯。很多家长想要在高考期间为孩子多补充一下营养,所以改变孩子的日常饮食,这样容易使孩子肠胃不适引起腹泻等症状。
3、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如遇突发,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求助。若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准考证忘记带,不要慌,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
高考报名流程: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 0533升学网
1、网上提交报名申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时间为10月12日8时至13日20时)。本阶段考生需提交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同时需选择报名单位。
考生后续报名资格确认、体检、成绩发放等相关事宜均由报名单位组织实施,本市学籍应届考生报名单位原则上为学籍所在中学,往届考生和京外高中就读应届考生报名单位为户籍所在区高招办或户籍所在街道(具体由各区高招办自行决定)。
2、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本阶段主要是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
3、根据安排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工作截止时间,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报名单位确定。
完成网上个人信息填报并缴费的考生本人持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往届考生须持高中毕业证、京外高中就读应届考生须持就读学校开具的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在职职工还须持单位介绍信)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
可以。
报名顺序是先网上填报信息,再现场确认(确认所填信息表是否正确完整,照相,签字,领取准考证),网上缴费,三个步骤。未网上缴费者现场确认的信息无效。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自己在网报系统中申请,现场确认时将材料上交招办人员。
凡是参加普通高考(包括应届毕业生)投档的考生必须要报名,为考生建立唯一的考生号,照相,采集身份证及指纹信息组建电子档案。
现场确认时,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学生证,往届生(社会考生)需提交高中、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或由政府开具的学历证明才可以报名。
普通高校毕业、退学、肆业者如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书,可以按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扩展资料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高考: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持户口簿到
户籍所在地
派出所申请补办身份证,同时办理
临时身份证
,三日内取证,一般当天可能拿到,然后用临时身份证去参加高考。
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具体以
回执单
为准。现在统一取消了身份证办理加急业务,办理身份证期间急需用身份证的,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三日内取证,一般当天可以拿到。
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具体以回执单为准。现在统一取消了身份证办理加急业务,办理身份证期间急需用身份证的,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三日内取证,一般当天可以拿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二条 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公安机关
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各所学校录取分数 各大院校录取分数具体介绍如下1湖南大学录取线是615分,文科618分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1897年创办新式高等学校时务学堂,1903年岳麓书院等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据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消息,第一批本科院校理工类451分,文史类549分第二批本科院校理工类360分,文史类471分高职专科院校理工类180分,文史类180分;可
陕西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 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2年全面启动,2025年全面实施。 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14门科目。 新高考推荐科目组合 1.物理+生物+地理: 物理+生物+地理的学科组合可以报考99%的专业。 此外,地理学被称为一门小科学学科,学生在学习这三门学科时保持学科思维的连贯性。 2.物理+化学+政治: 物理+化学+政治的学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重庆2022年高二会考时间 重庆2022年高二会考时间是12月17-19日。根据查询相关信息重庆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2022年12月17日-19日进行,17日上午物理和思想政治,下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8日上午历史和地理,下午化学和生物学,19日上午语文和数学,下午外语。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指重庆新高考方案
新高考3+1+2模式中,思想政治赋什么分值 新高考3+1+2模式,选考科目中,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赋分具体步骤如下: 1.卷面分换算等级 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
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3+1+2是什么? “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另外,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 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4-06-16 10:05:13
2024-09-20 01:46:11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9-17 11:13:35
2024-06-15 05: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