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21:52:06 | 0533升学网
江苏高考政策2023。
1.2023年高考什么时间报名?
答: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至4日,信息确认的截止时间为11月7日17时报名。
2.哪些人员可以参加高考报名?
答:(1)具有我省户籍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②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③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②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以申请报名。符合条件的港澳台籍考生,可以申请报名。
3.哪些人员不能参加高考报名?答: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4.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如何报名?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必须遵循“高考与合格性考试同一属地报名考试”的原则,在报名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5.往届生、社会考生以及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何报名?答:往届生、社会考生以及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所有往届生、社会考生、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以及其他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等,在报名开始前,一律先由专人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网上报名。已被普通高校录取而未报到或报到后退学的考生,报名时必须上交有关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或提供退学证明。
6.在我省就读的随迁子女如何报名?答:随迁子女考生须由考生本人向现就读中学提交《2023年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申请表》,由现就读中学汇总后报就读中学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招办,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办理相关报名手续。
报名时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1)身份证明。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2)稳定住所证明。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或考生和其监护人在我省的暂住证(居住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3)监护人就业证明。监护人在我省的就业单位或所在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就业证明原件。
7.在我省定居的外国人如何报名?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护照和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在我省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8.在我省的港澳台籍考生如何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港澳台籍考生,可在我省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只要你参加了高考,公办大学是不可能不收的。高考的报名条件(以江苏为例)是: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我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
2.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在我省普通高中读书的外国籍考生,出示护照和我省公安厅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且符合我省考生报名条件的,允许其参加报名。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0533升学网
所以复读生只要符合上述条件是完全可以报名高考的。
题主可能是被一些信息误导了。前段时间,有些地区有发布 公办高中不准招收复读生 的通知。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省户口在江苏上学参加高考可以吗的相关内容。
外省户口可以在江苏上学,但是不能参加高考。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 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 随迁子女 接受 义务教育 后在当地参加 高校招生考试 ,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 应届毕业生 ;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 强制措施 或正在服刑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复读生高考报名的条件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高三复读报名条件是什么? 高三复读报名高考如下: 1、报名材料及学籍号的准备:应届生、复读生,高考报名期间所需材料相当,比如身份证、户口本、高中毕业证等。 2、如果复读是在原来的学校,或者市县统一复读学校,一般情况,学校和老师会协助、提醒考生,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报考材料。 3、网上预报名:各地参加高考的学生,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都必须在网上预报名。注意自己的身份信息,尤其是
高考复读条件及标准 高考复读的条件和标准是复杂且多样的,它不仅涉及年龄、学历和成绩等硬性要求,还考虑到经济条件和家庭支持等软性因素。复读者必须年满18周岁,但未满25周岁,以符合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同时,复读者需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历,并且高考成绩需达到当年省级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一定比例。这些条件确保了复读者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潜力,能够通过复读提升自身竞争力。 复读期间,复读者需要参加特定的学习和
复读生是否可以报名? 1.复读是否被允许:高考复读是被允许的,只要考生满足参加复读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报考。 2.复读的基本条件:复读生必须符合原有应届高考报考条件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本省投档分数线,同时需要在复读前进行高考成绩的核查和比对。 3.复读的时间:复读一般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考生需要在下次高考的时候再次参加高考。 4.复读的优劣:复读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学习和备考。如果考生有
宁夏复读生高考报名条件 宁夏复读生高考报名条件有年龄要求和学历要求、复读学校要求和相关文件。 一、年龄要求和学历要求: 1、通常,复读生报名高考的年龄应在规定范围内,一般为18岁以上,但年龄要求可能会根据当地政策有所不同,考生需要查看当地教育部门的具体规定。 2、通常情况下,复读生应具备初中或高中毕业证书。如果考生之前没有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可能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或教育机构的认
青海高考复读生条件 青海地区的复读生报考条件相对明确,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地上学或到户籍所在地的招生办报名。如果复读生仍在省内正规的、具有高考报名资格的公立或私立高中就读,可以直接在学校报名。但如果在省内没有高考报名资格的复读学校或补习机构就读,或者选择在外省进行复读,那么考生则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前往户籍所在地的招生办进行报名。 高考报名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考生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资格
青海复读生高考新政策 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如下: 1、改变高考报名方式。从2023年开始,高考报名方式将有所改变。复读生可以在高考报名网站上直接进行报名,无需再次提交复读生资格审核知判宽申请。 2、改变高考复读政策。从2023年开始,高考复读政策将有所改变。复读生只需参加高考一次,即可在报名时选择使用复读成绩或者高中阶段成绩。复读生也可以选择报考其他省份的高考。 3、提
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 高考复读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高考成绩单和准考证:成绩单和准考证是复读生证明自己身份和参加高考的资格证书,需要原件和完整。如果是转学复读,需要提取原学校的高考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并加盖教育局公章。 2.学籍档案:学籍档案是学生的重要档案文件,复读生需要向当地招生办或者学校咨询清楚如何处理学籍档案,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去处理保存档案。 除了以上两种资料,还需要准备
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不少考生考得不理想,想借助复读来实现心愿。但是,复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首先,考生需要梳理自己今年高考的失误经验,找出问题所在。这个过程需要考生认真分析自己,自我审视,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找到病源,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复读方案。 接下来,考生需要做好复读期间的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制定能
2025-02-23 13:08:49
2024-08-28 13:56:57
2025-01-08 14:39:39
2024-10-27 02:33:46
2025-03-10 19:40:02
2024-12-31 0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