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11:34:43 | 0533升学网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政策有那些变化?的相关内容。
教育部发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新增一项规定:在2017年高校招生中,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北京高考2017年有两项政策调整:一是将本科普通批录取由三个调整为两个,取消本科三本,将本科二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本科一批设置6个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如录取时计划未完成征集志愿时设置5个平行志愿高校;本科二批设置10个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如录取时计划未完成征集志愿时设置6个平行志愿高校。二是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加分考生范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浙江:考生可填80个志愿,浙江省高校招生录取将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则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具体操作中,平行录取将按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分段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根据高考总分,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分三段,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投档录取,依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经院校申请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专业平行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志愿不超过80个。投档时以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按高考总分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类)。
山东:填报志愿首次实行双重验证,2017年山东高考信息安全进一步升级,为防止考生账号泄密和志愿信息被篡改,“设定密码+手机验证密码”的双重验证模式被首次引入。考生填报的志愿信息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为准。考生凭报名时自己设定的密码和手机短信验证密码上网确认其填报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无需进行书面签字确认。2017年山东省高考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山东省自行命制语文、数学科目的试题。自2017年起,夏季高考实施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湖北:农村独生女不加分今年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项目。自2009年实施的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政策,是我省一项地方性计生奖励政策,也曾是我省唯一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该规定为:父母和本人均为农村户口、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独生女考生,报考湖北省属高校,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湖北省招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湖北省共有15862名农村独生女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其中超过6500名考生因高考加分圆了大学梦。2016年高考,湖北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分值降低,分值从原来的10分调整为5分。2017年直接取消农村独女加分这一项目。
上海:三大变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今早发布《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公开了上海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政策安排。今年的高考招录与往年相比主要有3大变化:①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②本科志愿均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③本科普通批次设2次征求志愿
河北: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①合并高考录取中的本三、本二批次。②2017年实行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③高考科目由“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④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⑤取消部分地方性加分项目。⑥艺术专业录取文化要求不得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
高考六大改革
(一)高考取消五大加分项目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0533升学网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2017年高考政策新变化 看看你的家乡怎么改
(二)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外语可以多次考试,计最高分;数学难度会降低。这两科了在高考中不再是拉分科目。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会成为新的拉分科目,甚至有决定性作用。
而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突击作用有限。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2017年高考政策新变化 看看你的家乡怎么改
(三)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放弃功利化导向,越早越好。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但兴趣依然很重要!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以后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志愿填报也与目前的方式大不相同。以已经进行教改的浙江省为例,该省学生填报志愿时,首先选报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报80所院校。预计其他省份会相继推行此政策。因此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孩子才能越早准备,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2017年高考政策新变化 看看你的家乡怎么改
(四)教改后,高中校都会“大乱”,学校的实力是关键。
现在都是理科突出的高中在高考中占据优势,但是改革后,因为最重要的学科是语文、英语、数学,语文会更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会偏“文”。高中校要在几乎所有的方面做出与改革配套的调整,是全面的改变而不是局部的,学校综合实力成为取胜关键。
2017年高考政策新变化 看看你的家乡怎么改
(五)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各区县学校的真实差距家长做到清清楚楚地了解。
(六)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09-10高考,重庆复读生要减分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高考复读减分吗? 高考复读是不减分的,高考复读推荐精华复读,高考复读推荐精华复读,精华有全方位的考生服务,师资力量强大值得选择! 【点击预约暑期体验课】 复读生高考是没有加分或者减分的。复读人群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占比比较高。其中高考复读对人生影响特别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 )合格的高中毕
江苏复读生高考减分吗 在江苏省高考中,复读生并未面临特殊的扣分政策。然而,江苏省高考中有加分项目,比如对于在境内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第一学年在本省(市)公、民办中学学习两年以上,且符合征集对象条件的适龄青年,在按规定时间征集入伍后,可以享受加分待遇。 在招生过程中,江苏省高考对所有考生,包括复读生,都会进行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试。如果考生在测试科目中未能达到相应要求,可能会导致高考成绩受
高考复读要重考体育吗 据我了解,参加高考复读的同学无需重新参加体育考试。在高中学习期间,体育课是必修课程,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体育课的成绩会在高中学业测试中体现,如果成绩不合格,则不能报名参加高考。这意味着,复读生已经完成过一次高考,他们的体育成绩也已经达标。因此,复读生无需再次参加体育考试。 对于复读生而言,体育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阶段,体育课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对身体素质和健康
复读要重新高考报名吗 和其他考生同样的报名时间内带身份证、户口本、高中毕业证去当地招办报名。需要你去年参加高考的准考证,你的身份证,高中毕业证,有的还需要户口本,去年复读报名时就用了这么多。高考后复读再次参加高考报名,如果在学校复读,学校会帮助报名;如果在家复读,需提前一周到教育局申请报名。 正常在籍学生由学校统一收取报名费然后填写高考考试报名表,复读学生上外界能高考报名的学校交钱报名,
外省学生可到重庆复读吗 在重庆来读书时可以的不过你户口所在地要是在重庆3年及以上才能在重庆参加高考的哦至于来复读的话重庆好的中学倒是比较多就是费用可能有点高而且每个学校对于复读生收费要求不大一样所以不好说复读其实最好是选择复读学校或者好点的学校办的复读班不过貌似公立学校不允许办复读班了但我还是看到有很多的人在公立学校复读包括我也是具体为啥我也不清楚你可以来读书然后在你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 高考
艺术生复读还要重新艺考吗 法律分析:如果复读是以普通高考生的身份复读可以不参加艺考,但如果是以艺考生的身份复读则要看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一般除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的前几名是可以保留成绩的,其它院校都是按当年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
复读生高考要加分吗 复读生高考是没有加分的,和普通的应届考生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规则是一样的。 今年复读生高考新政策如下: 1、国内各省教育部都有声明,对待复读生,必须和准高三生录取政策一视同仁,高考不得有克扣分数出现。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加分这一项,每个民族都一样。 2、国内教育部声明,所有的复读生,都和准高三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不得出现偏袒或者不愿意招收复读
重庆复读生高考怎么报名 重庆复读生高考报名流程如下: 1.报名申请:考生需携带本人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学籍等相关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到所在区县申请报名。若通过复读培训机构,班主任会协助考生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 2.信息采集:报名点读取考生身份证基本信息,并现场拍照,采集考生的图像信息。 3.领取密码:考生完成报名申请、材料交验、现场信息采集后,可领取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
2025-02-23 13:08:49
2024-08-28 13:56:57
2025-01-08 14:39:39
2024-10-27 02:33:46
2024-10-08 06:14:04
2025-03-10 1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