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21:05:23 | 0533升学网
第一,阅读书籍
在家中,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相对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在家中阅读和思考,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然后记录下来,一个假期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思考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运动
在保持思想的活跃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要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如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的慢跑,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泳、羽毛球、网球等等,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会让我们感到身心愉悦。
第三,电脑技能
电脑的使用是我们在生活中还是日后的工作中都要接触的,我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学习word、ppt、excel、ps、pr、ar等等,以便于更好地使用电脑。假期时间提升自我技能也是对日后的职场上起到很大作用,至少要先将想过技术的基本功,基本术语熟练掌握。
第四,社会实践
选择做一份兼职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不仅可以为我们增加收入,还可以增长我们的社会见识,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人交流。
第五,做好清晰合理的假期规划
不论假期的长短,都应该制作一份清晰合理的规划安排,如果每天的生活都没有条理,随心所欲,我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很多时间,而一份假期规划则能够更好的帮助你找到每天的闲暇时间,从而更好地.利用时间,发展自我。切记,一定要自律,自律是合理利用假期最重要的一点内容,如果你不能够做到自律,再精彩的假期规划都是徒劳。
第六,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很多大学生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熬夜,前段时间我的室友还跟我说不熬夜总感觉浪费了晚上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是晚上熬夜玩手机,早上起不来,上课前十分钟匆匆起床赶去上课,早餐也没吃,这样的生活是极其不规律的,而且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熬夜会变丑哦,更容易秃头),那么趁着假期的时间,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精力越来越充沛,每天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啦!
“我是一颗卷心菜,油卷死别人的心,但是我菜。”
——题记
一、对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内卷”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1、大学生“内卷”现象
我已经记不清“内卷”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也不太清楚内卷到底是什么含义,只是现在不管什么事都与“内卷”扯上了关系!
薛兆丰曾说过:“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同事。”是的,让你拼命学习的不是考试而是其他努力学习的人。这就是典型的一种内卷。你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就被同事所淘汰,于是只能不断学习,提升,竞争。
就这样,一场场逐渐激烈起来地竞争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了。
提前上课坐前排被叫做“内卷”,每天去自习室去图书馆叫“内卷”,参加很多比赛叫“内卷”,为了考过某个证书努力备考也被称为“内卷”。难道这些真的叫内卷吗?什么是真正的内卷呢?
2、什么是“内卷”?
内卷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现在解释为“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我理解的内卷是一种盲目从众的行为,因为别人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是一种恶性的竞争。看见别人学习,而我今天还没有学习,那我也要赶快学习;别人考了某个证书,我也要去考,最终导致精神内耗,做什么事都受他人的影响。
3、“内卷”的原因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学生们的“内卷”是应对竞争的正常反应,因为大家都想更优秀。那么,如今大学生内卷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
(1)达到所谓的“优秀率”
从2007年起,大学对学生的考核标准逐渐趋向于一个正态分布,即学生的优秀率一般不超过30%,挂科不及格率一般不超过10%。因此,大学生们为了达到所谓的优秀率,就得拼命地和周围的同学进行竞争。
(2)资源有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蛋糕没有做大。比如家电行业,90年代初的时候,一开始每个家庭都没有什么家电,那时候市场很空旷,蛋糕不断做大,市场没有饱和,足够每一家新开的电器厂舒舒服服过日子,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每家每户都有电器了,只需要更新换代,购买频率降低了,结果电器厂却很多,那时候市场有限了,蛋糕不再变大了,就不得不采用价格战、降价的方式获得市场,从而形成了当时家电行业的内部恶性竞争。直到后来家电行业开始全球化发展,向外寻求更大的蛋糕,才慢慢改变那种趋势。
当代大学生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只能坚持付出更多的努力。
(3)目标不明确
陷入内卷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在努力,也会紧跟优秀同学的步伐,却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
4、“内卷”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内卷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不仅是因为它的竞争性,还因为我们都是该情形下的受害者:
——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也叫心理内耗,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心理资源不足时.个体就处于内耗状态。
而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内耗可能比内卷更可怕。因为内卷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但内耗更像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斗争,都不用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殆尽了。
当然,最恐怖的是,有些人深处精神内耗中而全然不知。
——焦虑敏感
内卷会使人频繁陷入焦虑和无意义感,会过分关注于他人。这种现象体现在:感到明明自己已经很拼了,却总是达不到目标:而且无法停止对自己的苛待,自责时也很痛苦,却还是一出问题就条件反射怪自己。
——盲目从众
很多没有明确目标的同学,在看到周围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内卷后。本着不落后的心态,也跟着他们卷了起来。但这样的后果可能是:毕业后发现自己似乎每天都很忙、但没有任何显著的成果。
5、自身经历——为什么努力被叫做“内卷”?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曾经,并没有“内卷”这个词汇,每个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着,简单而纯粹。”一瞬间戳到了我的泪点。
我第一次接触“内卷”,是大二上学期在宿舍做题时,我舍友说的。
我当时还上网查了内卷的案例:有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铁站,早高峰很难挤上地铁。有一天,一个人决定先向反方向坐一站,提前上地铁,防止挤不上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大家耗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却得到了一样的结果。
而对于“内卷”这个词,我却有着别一样的经历。
作为一名江苏考生,在我高考时,因为高考政策未改革,所以我们当时就选两门选修课。虽然我是名女生,但我却有着理科头脑,所以便选了物理和生物。由于高考失利,自己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学医。但江苏省内的医学院校分数太高,即使过了一本线的我也只能选择省内很差的医学院校,所以选择了省外,报考了药学专业。
作为一名从小就有好胜心理的女生,我想好好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大学刚开始便参加了学生会,当选了班里的副班长,但这些并不能是我满足。大二便在学生会留部,竞选了班里的团支书。而我知道,如果我有一门科目挂科,一年半的努力就白费了,所以我必须利用琐碎的时间来学习。但我没想到学的科目越来越难,尤其对我这种高考未选化学的人来说(药学专业课是化学生物)。而慢慢的,自习室、食堂、教室成了我每天除了睡觉时间在宿舍外的所在之地。
而正是这样,我变成了室友们口中的“卷王”。但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学习,我又无法和她们解释。
当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没有刻意与别人恶性竞争,只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付出的那些努力要被成为“内卷”呢?难道追求自我的提升是内卷?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事实上我努力学习的时候,不是在和旁人竞争而是在与自己和解。我只希望,当结果并不完美的时候我只会遗憾但绝无后悔。我从不认为谁的努力如“内卷”的释义,“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结果”。这个世界上有人正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从不认输,我们总要忍受一段日子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光比起那些不努力就能获取的成功。我更喜欢先努力优秀,再大方拥有。
如今,各种短视频平台上英语考试前背单词叫内卷期末去图书馆自习也叫内卷;晚上在宿舍的床上看书还叫内卷。努力的人承受着最恶意的刻薄,躺平的人却霸占舆论的顶峰。
那些短视频里演出来的人物背后是你是我是千千万万个我们身边的小人物。我们不是那些反方向坐地铁却徒劳无功的人,我们是渴望步入理想大学的高中生是不甘平庸的大学生。学会自动屏蔽掉身边不和谐的声音是我上大学后掌握的新本领;面对“内卷”的阴阳怪气不理会是我最好的反击。
我时常庆幸,在我的十二年寒窗里“内卷”还没有被滥用我怀念高中时我们在小纸条上写下理想大学大家在教室里比学赶超的狠劲。每个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着简单而纯粹。
我不知道“内卷”还要被滥用多久,只想和你说,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其实努力不等于内卷,把什么事都称为内卷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人,用“内卷”去调侃别人,轻描淡写的将别人的努力用“内卷”一词概括,想要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获得的,如果什么事情都很容易的话,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6、“内卷”与躺平该如何平衡?
去年“内卷”火了。学生为了不被淘汰,把分数卷到越来越高;上班族为了不被淘汰,把学历卷到越来越高。
然后躺平也火了。内卷说白了也就是竞争的极端化,争不过的人就想:那我是不是不去争,然后抑制欲望再躺平就好了?
极端的内卷带来的只是各种资源的浪费。毕竟,看大门按照常理来说是真的不需要研究生学历的。
但是彻底的躺平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彻底躺平意味着完全舍弃自身的发展,这从哲学的层面上看也是完全不可取的。
所以说,应该警惕内卷,节制躺平。不做无意义的内卷,不排斥降低欲望,但也不能够放弃自我素质的提升。虽然机会相较于十年前二十年前是少了不少,但万一出现了,你平时的提升可能成为关键的乾坤一掷。
在读的学生不妨每天多做几道题、大学生不妨多在图书馆多呆一会儿、在职人员可以考一个在职研究生。相信大家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二、该如何应对?——反“内卷”
我们是内卷的发起者,也是内卷的参与者,受害者,在现在这样一个内卷的环境中,内卷避免不了,内卷其实也是上进的一种表现,我们需要保持平稳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摆正心态,挖掘潜力
“内卷”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对此,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自己的平庸和局限。对于一些所设定的目标过高时,我们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想想最坏的结果,放下执念,学会接受。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着力培养,结合社会的需求,做适合自己并对社会发展有帮助的事业。
2、专注当下,屏蔽他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根本没必要焦虑的。那我们现在所感到的焦虑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在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中带来的。“实习焦虑”“毕业焦虑”“年龄焦虑”“容貌焦虑”“住房焦虑”。而且很多时候发出这些焦虑的人不是一个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往往是来自于一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财富的人——俗称“凡尔赛大师”。
3、重视选择,明确目标
在大环境里,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有限。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在竞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以及不擅长什么。
即要尽早的做好职业生前规划,不要盲目焦虑、随波逐流。你可以利用反卷后省下的时间去多培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这样对你今后社会事业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4、珍惜时间,终身学习
我们要把时间利用到极致。一个博主说的很有道理,她说“差不多学历的情况下,年龄是最大的竞争力”。如果你现在还年轻,万不能浪费时间,时间是你最大的资本,趁年轻好好努力吧。你最好有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千万别一个工作干了好几年才知道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设计好几个人生计划,但是要“快速试错”。要会调查,会选择,比如王漫妮做出出国留学的决定时,最好和正在留学或留学归来的人联系下,问问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是怎么样的,万一她出国了,才发现她需要刷盘子来支持生活和学费,她能接受吗?趁自己还年轻,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不定位你就无法正常的向前走,总是在原地踏步不前,而做好了人生规划的人都纷纷的赶超了你。
门槛越低的行业,竞争反而越激烈。所以,我们不能待在一个舒适区就不动了,你不学习新的东西,后来者就会居上,懂得越多,你的反脆弱能力才会越强,你才不会轻易被淘汰。而且这世界变化太快,有自己的知识框架,知道如何学,才有可能去扩展资源边界。”碎片化学习“其实不易形成体系,有系统的学习,然后学以致用,才是个正向的反馈。
最后送给大家我喜欢的一句话:“做颗星星,有棱有角,还会发光!”
都说,花香蝶自来,不要害怕人际交往,一定要有自信,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要畏畏缩缩的,这样提高不了人际交往能力,甚至会变得越来越渺小。你只有掌握主动权,才能去进行人际交往。
我们学校每年十月份都会有 百团大战 ,很多社团招新,每个人最多参加两个社团,像一些学时大部分都是参加社团活动得到的。而且有的社团会有新生晚会,在里面也可以认识新同学,如果有才艺,上去表演,也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会,大家早有耳闻,我室友也进入了学生会,是才艺部的,会跳舞,然后交了很多好朋友,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明显越来越好了,学生会里面人才济济,而且经常需要交际,所以大家有意向可以进入学生会。
人际交往能力在情商方面特别明显,因为一个人如果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多人都愿意和他玩,因为在一起很舒服,而且会照顾到每一个人,言语不会尖酸刻薄,不要去调侃别人的痛处,哪怕是开玩笑的语气,所以一定要尊重他人。
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友好相处,待人真诚。不要有假想敌,遇到室友不正确的做法,用个幽默的方法去说,拒绝无效社交,和值得的人交往。
如何看待大学生内卷 “内卷”这个词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各行业都在卷,已经都快卷成麻花了,而当代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已经被迫加入到了“卷”的行列。大学生的内卷无非是 绩点 、学分的高低,考研、保研的名额及就业机会的抢夺,绩点这个东西,奖学金评比要看,保研资格要看,出国留学要看,求职中有的企业同样也要看,而考研和保研就更不用说了,关乎着以后就业空间的提升。 现在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越来越
宁波市高考总分 750分。宁波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分别为150分,另外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宁波市,简称“甬”,是中国浙江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东南部,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为8355.8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678千米,约占浙江省海岸线的1/4。 哪个城市的高考分数线最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因为对于目前的整个高考录取来说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新闻评述 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没有漏洞”的制度了,自然也是最公正不过的政策了。但是,我们当初设计高考的加分政策的本意就是要让僵化的高考制度有所变通,以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如今,我们却因噎废食,提出彻底取消全部加分政策,回到教育改革的起点,继续僵硬而呆板的“一考制”,兄乱如此“走回头路”真的好吗?
时代少年团贺峻霖高考成绩 贺峻霖的高考成绩为483分,比普通的本科录取线还要高一些。 时代少年团 共有七个成员,参加今年高考的有 马嘉祺 、宋亚轩、严浩翔、贺峻霖四人。去年参加高考的 丁程鑫 404分,张真源474分。马嘉祺很遗憾没有越过线。不过马嘉祺心情很好,今年再次参加高考,以36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一年提高60分,也很困难。在这一年里,马嘉祺似乎在工作之外也花了很多时间,付出了很多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对于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考生来说,哪怕只加1分,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加分加得莫名其妙。但对于双语班、民考汉的少数民族考生来说,酌情加分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要达到一个“为了加分学汉语很值”的效果。 我30岁报名成人高考有什么优势吗?听说是可以加分的,是吗? 招生老师刘 我30岁报名成人高考有什么优势吗?听说是可以加分的,是吗?
陕西高考回流生政策 陕西高考回流生政策如下: 在精馏操作中,若塔顶上升蒸汽经冷凝后全部回流至塔内,则这种操作方法称为全回流。 全回流时的回流比R等于无穷大。此时塔顶产品为零,通常进料和塔底产品也为零,即既不进料也不从塔内取出产品。显然全回流操作对实际生产是无意义的。但是全回流便于控制,因此在精馏塔的开工调试阶段及实验精馏塔中,常采用全回流操作。 精馏原理 精馏通常在精馏
河南录取率 你是想问河南本科录取率?43.24%。 可以根据数据计算出2021年河南省的录取率,其中高考总录取率为80.04%,普通高考录取率为91.39%,对口招生录取率为25.24%,专升本录取率为46.65%,其中普通高考中,本科录取率为43.24%,本科一批录取率为11.8%,专科录取率为48.15%。 排名第一的河南,考生数量近百万,而河南省只有一所211高校,没有985大学
如何看待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的邮箱域名为@stu.pku.edu.cn? 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的邮箱域名为@stu.pku.edu.cn,这是一个积极的改变。 首先,这一新的邮箱域名更加直观地体现了邮箱所有者的身份。@stu.pku.edu.cn中的“stu”即是“student”的缩写,使得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邮箱是北大学生的。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升邮箱的专业度和可信度,因为它直接关联
2024-06-16 10:05:13
2024-09-20 01:46:11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8-16 14:30:57
2024-06-15 05: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