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

2025-04-17 15:16:50 | 0533升学网

今天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了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

高校专项报名流程

高校专项计划 报名流程如下:

1、进入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2、输入 学信网 账号或扫码登录

(微信、支付宝登录仅支持个人用户使用,已有学信网账号点击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登录;无学信网账号,可先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再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登录);

3、进入后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4、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后须知并同意;

5、确认个人证件号码、信息等信息;

6、根据流程填报个人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2022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流程:

4月25日前: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

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 统一高考

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

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

高校专项分数线在哪查找?

高校专项分数线可以在想报考学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官网进行查找。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优质高校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录取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2年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有95所。请已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踊跃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增加被优质高校录取的机会。即使最终没被录取,也不影响后面的本科批次投档录取。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按照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专项计划名称

1、清华大学的专项计划称“自强计划”。

2、北京大学的专项计划称“筑梦计划”。

3、复旦大学的专项计划称“腾飞计划”。

4、上海交通大学的专项计划称“思源计划”。

5、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项计划称“圆梦计划”。

6、浙江大学的专项计划称“自强计划”。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项计划称“自强计划”。 0533升学网

8、西安交通大学称“高校专项计划”。

9、哈尔滨工业大学称“高校专项计划”。

10、南京大学的专项计划称“励学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的相关内容。

报考高校专项计划,需先确认自身符合报考条件,再在规定时间内按流程完成报名。以下为详细步骤:

  1. 确认报考条件 :考生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条件,一是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二是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三是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各高校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要求,具体查看招生简章。
  2. 了解实施区域和申报办法 :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申报办法由有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生可根据各省市招办发布的相关规定,查看具体内容。
  3. 在规定时间内报名 :2025年考生需在4月20日前,按照招生院校简章规定的报名时段,登录阳光高考平台( )填写、提交报名申请信息。
  4. 报名操作流程
    • 注册登录 :打开阳光高考网,若没有注册账号,先点击“注册账号”,填写注册信息完成注册,再使用手机号或邮箱及密码登录系统。
    • 进入报名页面 :在首页找到“高校专项招生”入口,点击“进入报名”。
    • 完善信息 :仔细阅读报名须知,核对并确认个人身份信息,依次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照片、完善高中就读信息、成绩信息、选考科目和外语成绩、社会活动和获奖记录、户籍和学籍信息等。
    • 填报志愿 :阅读目标院校招生简章,按要求添加相关信息后填报志愿,可同时申报多所院校(一般2 - 5所)。
    • 撰写及上传材料 :根据院校要求撰写个人自述,上传附加材料。
    • 核对确认 :仔细核对申请表信息,确认志愿,下载并打印申请表,再按要求上传申请表。
  5. 后续审核与录取 :5月25日前,高校会完成申请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进行公示。入选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依据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进行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此外,考生要及时关注本省政策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资格审核。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报考资格。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推荐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报高校专项计划的方法如下: 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都需要参加高考,然后单报志愿、再才能单独录取,且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的填报方式、填报时间需要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

2024-11-10 07:20:20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需要选择院校、填写申请表以及邮寄材料。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然后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最后考生需要根据高校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详见系统提示)。 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第一点:报考区域要求及条件不同(填报国家专项

2024-10-18 16:32:07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申请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申请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为需要为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需要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需要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一、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1、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

2024-10-29 18:41:44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第一点:报考区域要求及条件不同(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具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第二点:招生高校不同(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由中央部委属高校“985”、“211”院校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高校承担;地方专项计划则由在本科一批录

2024-11-02 15:24:49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该怎么报考?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该怎么报考?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该怎么报考? 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如下: 1、符合本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

2024-10-19 12:49:59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怎么登录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怎么登录

高考专项计划怎样算报名成功 不同省份的高考贫困专项计划可能有不同的报名办法和申请时间,以安徽省为例: 一、招生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分别由招生院校编制,经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汇总后,于6月中旬统一在安徽招生考试网( www.ahzsks.cn )上公布。 二、报考条件 1.报考国家专项计划条件 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我省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

2024-10-23 21:28:27
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填报怎么提交?
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填报怎么提交?

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填报怎么提交? 1.考生在填写“户籍派出所”名称时,均需填写户口本上标注的派出所名称; 2.考生在填写高校专项计划信息是,如果选不到“学籍中学”和“户籍所在地”,可以联系生源地省招办添加; 3.如果户籍所在地或者学籍中学所在地不在高圆散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内,系统会给出提示,如:“无法填报“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类型的志愿,原因:当前户籍不在省市设定的实施区域内”,如果您对此

2024-11-03 21:45:26
高考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图 高校专项计划怎样填报志愿?
高考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图 高校专项计划怎样填报志愿?

高考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图 高考专项计划报名流程: ①4月25日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 ②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③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④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⑤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 ⑥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⑦高考出分后:考

2024-11-01 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