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22:59:59 | 0533升学网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区)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四川:取消文理分科,启动“3+1+2”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6月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方案,四川“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四川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内蒙古:从2022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深化统一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四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并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陕西:“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根据陕西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面,陕西省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3+1+2”模式,2025年进行整体实行。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招生录取方面,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宁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
宁夏自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将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在考试科目方面,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充分考虑宁夏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做好生涯规划、选择考试科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宁夏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成峰说。
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中,历史或物理按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要实行等级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分别对应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有6种组合、6个群体,每个群体之间再选科目不同、考试人数不同、各再选科目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这4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改,就是要解决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促进高中阶段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学质量。
6月27日,多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据悉,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此,有网友遗憾表示“这个政策好,可惜没赶上”。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此轮已是第五批。第一批和第二批采用“3+3”高考模式,即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和第四批皆为“3+1+2”模式,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即:“3”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改变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了单一高考录取路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后将不再有文理科的区分,“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增大考生的选择空间。
那选了不同科目但是考了同样的分数怎么办?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表示,假设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地将他们的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再选科目成绩排序不变,解决了再选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如何录取?
在招生录取方面,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两依据”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一参考”是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考试成绩相同时,高校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是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日常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
考试按照教学进度,学完即考、随结随考,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不计入高考总成绩,合格者颁发高中毕业证书。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成绩“合格”后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综和理综2种固定的组合。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这次改革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也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量化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基础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强调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此轮改革还明确,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的评价录取方式,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其中提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启动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最近,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区公布了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模式成为特点。
“新高考”怎么考?
与传统文理分科有何不同?
“新高考”到底怎么考?按照《方案》,四川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试安排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试科目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新高考”后,考生的成绩构成方面,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那么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据介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学生怎么“选”考试科目?
高校录取会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来了,考生家长最关注的莫过于“1”与“2”这里面的科目怎么选。
按照《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考生家长要时刻关注心仪院校专业的招生要求,及早开始进行生涯规划。
那今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会有什么变化?这里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按照《方案》,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
在志愿设置上: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考生志愿填报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具体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录取方式。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2025 青海 高考 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然后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 考试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考试。
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 河北 、 辽宁 、 江苏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重庆 );2024年首届新高考( 黑龙江 、 甘肃 、 吉林 、 安徽 、 江西 、 贵州 、 广西 );2025年首届新高考( 山西 、 河南 、 陕西 、 内蒙古 、 四川 、 云南 、 宁夏 、青海)
2025年,青海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 0533升学网
考试科目 包括3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或物理)、2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考生高考总成绩 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14门科目,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生 毕业 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考生可在历史、物理2科中自主选择1科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自主选择2科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 校招 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计入高考总成绩。
云南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知识拓展:高考注意事项
1.注意身体健康
高考期间,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避免熬夜和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身体素质。
2.注意考场纪律
在考场上,要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抄袭、交头接耳等行为,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定,如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物品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3.注意考试技巧
在考试中,要注意考试技巧,如审题、答题顺序、时间分配等,避免因技巧不足而影响成绩。考生可以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逐渐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4.注意考试用品
在考试前,要准备好考试用品,如文具、计算器等,避免因用品不足而影响考试。考生可以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避免遗忘或丢失。
5.注意考试时间
在考试中,要注意考试时间,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答题。考生可以在考试前,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和分值,制定好答题计划,避免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6.注意交卷时间
在考试结束前,要注意交卷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交卷。考生可以在考试前,了解考试结束时间和交卷时间,提前掌握好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交卷。
7.注意考试后的放松
在考试结束后,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身体健康。考生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缓解考试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8.注意成绩查询
在成绩公布后,要及时查询成绩,如有异议要及时申诉,避免因疏忽而影响自己的权益。考生可以在成绩公布前,了解好成绩查询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查询成绩,避免错过查询时间。如果发现成绩有误,要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2025青海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新高考省份?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 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
新高考省份?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 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
2023参加新高考的省份 2023参加新高考的省份如下: 1、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2、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高考考体育从哪一年开始 体育纳入高考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体育高考是从2023届入学的高一生开始的。体育影响高中毕业和高校录取,是肯定的!目前,已经有北京、广东、贵州、福建、江苏等多省均发布明确通知,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并且明确,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学生毕业重要依据,是高考录取重要参考,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体育与健康科目成绩一并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体育高考改
2025宁夏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宁夏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 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
2024-09-23 02:31:54
2024-09-10 20:13:48
2024-11-14 12:47:09
2024-09-15 07:25:54
2024-08-03 20:42:47
2024-10-17 2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