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12:15:27 | 0533升学网
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于1949年,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前身追溯于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于1949年正式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后来又于2000年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
截至2018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学校规模也十分的宏大。七十余年来,学校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创作、表演和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
1、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
2、中央音乐学院在安徽省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5.7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4.3分。
3、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市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1.1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1.1分。
4、中央音乐学院在福建省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考研经验分享
一、作曲系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聚集了原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作曲专业组,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著名作曲家、专家学者为最初的师资队伍。1950年后历届系主任有江定仙、王震亚、杜鸣心、戴宏威、牟洪、刘康华、郭文景、唐建平、郭文景、郝维亚。 0533升学网
该系以培养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人才为目的,以作曲专业课为核心,依托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法、视唱听觉训练、电子音乐,以及近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等课程,构成贯通本科、硕士、博士3个教学层次,融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作曲教学体系。 1982年,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作曲系设有作曲、复调、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视唱练耳等6个教研室,分别承担学科6个方向的教学和研究,面对全院开设作曲、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6个方向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覆盖了欧洲18、19世纪传统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同时又涉及到20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观念、新理论与新体系;既包容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构成原理与外国作曲家写作的有益经验,又研究总结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成功经验。各研究方向自50年代起,便对中国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探索与追求作品的中国风格,做了大量深入细致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不断把这种成果结合到各门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了本学科教学体系所具有的特色。
作曲系各学科教授,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例如作曲教研室有吴祖强、杜鸣心、郭文景、叶小纲、唐建平、罗新民、秦文琛、李滨扬、贾国平、郝维亚等,和声教研室有吴式楷、刘康华等,作品分析教研室有李吉提、姚恒璐、向民等,复调教研室有段平泰、于苏贤、杨勇、龚晓婷等,配器教研室有刘霖、郭伟国、董立强等,视唱练耳教研室有赵易山、王时、郝卓娅、王禾等。
70年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其中很多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他们的艺术工作和音乐创作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作曲系现有在编教师39人,外籍教师4人,外聘教师10人,返聘教师10人;在编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助理讲师1人,见习1人,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23名,硕士生导师34名。
截至2018年9月,作曲系在校学生有本科生126人,硕士生129人,博士生46人。
二、专业信息
初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语
3.专业课笔试
作曲、和声、作品分析、复调与配器方向:考作曲、和声、 作品分析、复调与配器
2021年作曲系拟定招生人数:23(含推免生6人)
参考书目:
1.《曲式学》(上、下),(苏)伊·斯波索宾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4.《和声学教程》(理论与应用),吴式锴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5.《和声学教程》(上、下),(苏)伊·杜波夫斯基、伊·斯波索宾、斯·叶莆谢也夫、符·索科洛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6.《对位与赋格教程》,(法)泰奥多尔·杜布瓦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7.《复调音乐》,(苏)斯克列科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8.《交响配器法》,(前苏)瓦西连科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9.《管弦乐法基础教程(第二版)》,王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1 38/57/346,录取11人
2020 38/57/347,录取10人
2019 38/57/340,录取8人
三、初试复习经验
英语一
1.用过的资料:
a) 张剑黄皮书(98-18年)、张剑模拟卷
b) 单词书我买了红宝书和恋练有词(选一样即可,搭配记单词软件)
c) 何凯文每日一句(我从3月一直跟到10月,写完了两个笔记本)
d) 何凯文长难句(书没看完,视频看完了)
e) 何凯文写作高分攻略、
潘赟九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
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三本我都买了,选一种即可)
3. 备考经验:
单词:
单词书买哪一本真的不重要,你在记单词就行了!!!我从四月份开始看恋练有词,先是配合朱伟的视频把单词刷了一遍,刷完了之后就没管它了,然后用手机软件每天打卡把单词又背了一遍,到这里恋练有词背了两遍之后,单词书和软件我都抛开了,但不代表我没有记单词,后面记的都是我从真题里总结的单词。
阅读:
5-8月我把98-05年的阅读做了一遍,10月份之前我只做了阅读,其他题型都没做。因为这几年的阅读题目跟后面的出题风格不太一样,所以我没有深究错题,只是把不认识的单词整理出来。
9月开始做05-16年的真题,这部分真题必须好好把握,我做了三件事。第一,把阅读做一遍,做完之后全文翻译一遍,把自己不认识的和频繁出现的单词全都整理出来写在A4纸上(文末有图),单词写之后每天都要拿出来记;第二,分析每一道阅读的题目(文末有图),我把阅读题型归纳成:主旨题、事实细节题、词义题、作者人物观点题等,把正确选项归纳成:同义改写、原文概括、合理引申等,干扰项归纳成:望文生义、偷换概念、反向干扰等;归纳完后把每一道题的题干和选项属于什么类型都记录下来,错题也要分析为什么错,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出处。其实记录了以后也不会翻看,但记录的习惯强迫我每一个选项都认真去分析。第三,第一遍真题分析完之后就做第二遍,第二遍分析错题,同时背自己整理的真题单词,第三遍就直接看阅读文章,一边看一边自己翻译,然后再做一遍题目,自己分析错题。到后面我一边看文章都能猜到哪里可以成为出题点。
到十一月,按照上面一样的步骤把16-18三年的真题做了三遍,到十二月份所有真题都做完三遍后,每天任意抽2-3篇阅读做来保持手感。因为我喜欢在试卷上做记号,用铅笔的话还要擦掉太麻烦了,所以我直接买了三套真题,十几块钱一套。到十二月我还买了张剑的模拟卷,只做阅读题,做完只看错题的解析,然后看文章的译文。模拟题的风格虽然和真题不太一样,但是里面的文章是很好的,可以让你知道这一年有哪些热点,今年考研有一篇阅读在模拟题里就有类似的文章,考的时候我非常很激动,以为是原题,后来发现只是题材相同,不过也有帮助啦。最后我的阅读应该是错了2个。
最后说一下复习阅读的心态问题,我在做98-05的真题时,基本上阅读都是错12个左右,坚持分析真题后有了些进步,但还是错7-8个,一直没有起色,非常着急,毕竟我在英语上真的花了很多功夫。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做2010年阅读,简直难到怀疑人生,吓得我三天没敢碰英语。后来做14-17的阅读,基本上稳定错4-5个,倒计时30天的时候,我把18年真题拿出来做,一夜回到解放前,居然错了7个,那时非常受打击,觉得自己的英语要废了。现在想想其实是因为自己在英语上付出太多了,所以做题的时候根本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才导致发挥不稳定。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复习阅读的时候,不要太在意自己错几个,要相信只要把单词记住了、题目分析透、方法掌握了,最后成绩不会差的。
作文:
我十月份开始准备作文的,先在网上看了很多英语作文的经验贴,看完后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方法是“准备模板和不断练习”。之后我买了三本作文书,第一步把每本书讲的写作逻辑看一遍,这里我要推荐一下潘赟的作文书,三本书里面我觉得她的逻辑是最清晰的。有些考研老师提倡大量地背作文,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适合我。我按照潘赟的写作框架,把作文分成了:科技、社会、环境、品质等主题,然后把三本书里面可以套用的句子分类套进去,最后按照框架形成了七个模板。模板形成之后就是练习,从08年的真题开始,每一篇作文都按照模板去写,写完了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模板,我还拜托了英语很好的朋友帮我修改作文,打磨差不多了就开始背,一开始一天一篇,后来背熟了一天可以背四五篇。临近考试的两三周,我大概2天就写一篇作文保持手感,写完就上传到黄皮书的软件,有免费打分修改作文的服务,里面的老师改作文还挺仔细的,我觉得有帮助。
小作文其实很简单,只要字数够、格式上没什么问题就不会扣太多分。小作文可以分成:介绍信、投诉信、邀请信等,每一种类型写一篇背下来就ok了。最后大作文和小作文我一共背了20多篇,基本上遇到任何题目我都可以有话说。
新题型:
我看的徐家朋的视频,还是错很多。我真的对这个题型无能为力,太需要运气了。大家可以借鉴其他经验贴的方法哦。
完形填空:
没有特意去复习这个题型,感觉只要单词认识就没什么问题。我看了李玉技老师的视频,觉得还不错。
政治
1. 参考书:
a) 肖秀荣全家桶
b) 徐涛八套卷
米鹏三套卷六套卷、腿姐4套卷、
蒋中挺5套、
2. 备考经验
我是从七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的,先是每天看一点精讲精练,搭配徐萌萌的视频看(真的很喜欢徐涛哦,幽默又机智,为了考研学子也是拼了,还给我们录了起床闹铃,感动),看完一章就相应做一章1000题,在纸上写答案,错的题在题号旁边做上记号。做完一遍几乎前面的都会忘记的,不用担心,再来一次,这时候不用看视频了,看一章做一遍,还是错题用不同颜色做标记,然后把重复错的题目弄懂,可以在旁边做上笔记,为什么错,知识点是什么,第三遍我是直接看错题了,对的题目就没管它。
在十二月份左右肖八就出来了,这时候各种模拟题都会陆续出来,我全都买来刷了一遍选择题,做错的在旁边做好笔记,错题一定要温习,今天做错的第二天要拿出来看一下。这里我要特别推荐一下“小白考研”最后出的政治选择题大综合,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这资料,是坐我对面的一个小姐姐推荐给我的,那时候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星期了,我其他模拟题也没看了,只看了这本资料,几乎所有模拟题的考点都涵盖了,怪我看得太晚了,来不及记忆太多,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最后政治选择题也没做好。
再说一下政治的大题,我只背了肖八和肖四,肖八选择题做完后,我就把它的大题整理在A4纸上开始背,差不多背完一遍后肖四就出来了,然后就开始背肖四,肖四很多大题跟肖八是重复的。最后一个星期网上会有很多肖四肖八的分类整理资料,我全都打印了也没仔细看,后来我又花了三个晚上,按照自己的逻辑把肖四的大题自己整理了一下,每一题的答案分成几个点(简要),关键词记忆,记完了自己再默写。肖四考前我一共背了五六遍,大题最后得分应该是40+。
补充一点,政治真的不用准备太早,我七月份准备后来都觉得太早了,其实可以八甚至九月份再开始,早或晚一两个月其实没太大区别,如果你实在担心的话也可以早点开始呐。
(3)专业课
专业课笔试内容: 用弦乐四重奏编制和所给的主题创作奏鸣曲式的呈示部。
基础巩固阶段:第一遍以课本教材和新祥旭的老师主讲内容为基础完成知识框架的整体复习,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清晰系统掌握,理解。习题不用每章课后题都做,可以挑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但是一定要做到认真计算。计算题单题分值高,要对每一个步骤加以详细叙述,尽量做到可以同书本中例题步骤一致,因为有可能会因为步骤少而扣掉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分数。初期书本内容和书后习题一定要做,一定要准备个单独的本子用来做题,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个清晰的规划,另一方面后期回顾也会很方便。
专题真题阶段:在第一轮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学习有所侧重,即侧重于本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考试的重点知识部分,需要对真题+专题进行大量的练习和研读,加深理解。对于这个阶段不用担心自己错,错意味着你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要补足。这轮学习必须深入掌握考点把握出题形式和应对办法,老师会引导学员复习和巩固提高。真题资料也可以到“考研文库”搜集。
冲刺模考阶段:在进行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学习之后,通过冲刺模考查漏补缺,提升应试技巧。相信通过“基础”+“专题”+“真题”+“模考”的过程,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四、最后寄语
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只要学会了都会沉淀,或许短时间你不会发觉,可它已经藏在了你感受不到的细节里。为梦想努力的过程一定不容易,但收获的那一刻也注定值得铭记,愿你坚持努力,遇见幸运!
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介绍如下:
中央音乐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上海高考录取分数线(音乐表演各招考方向):300(分)。
中央音乐学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于1949年在天津成立,1950年初夏补行成立典礼。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音乐系并入。1958年自天津迁至北京现址。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其中本科生1546人,硕士生672人,博士生118人,附中(含附小)1021人。截至2017年8月,学校有在校本科生共设3个本科专业,含52个专业方向,2017年有49个专业方向在招生;设有九个教学系(院)、中心;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共5050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共计19697.90万元。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8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
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7.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22.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
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0533升学网。中央音乐学院作曲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考研经验分享 一、作曲系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聚集了原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作曲专业组,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著名作曲家、专家学者为最初的师资队伍。1950年后历届系主任有江定仙、王震亚、杜鸣心、戴宏威、牟洪、刘康华、郭文景、唐建平、郭文景、郝维亚。 该系以培养作曲和作曲技
武汉音乐学院分数线2022 武汉音乐学院分数线如下: 非湖北省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学理论、音乐管理、音乐心理与治疗、戏曲音乐、钢琴调律)方向350分;湖北省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戏曲音乐、钢琴调律)方向350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指挥)方向320分; 录音艺术专业(音乐音响导演、音乐编辑与制作)方向320分;音乐表演专业(除指挥方向外)305分;舞蹈表演专业
普高能不能考中央戏剧学院或中央音乐学院? 普高可以考中戏和中音,如果是文科机会就更大。因为有些艺术院校不招理科生或者招生人数很少。 如果你有艺术天赋和底子那么就容易得多。 还好你现在马上是高一的学生。 你还有两年半的时间学习艺术专业课。 我不清楚你是想从事影视表演方面还是音乐方面。 在音乐方面是想从事音乐教育还是音乐表演。 如果你有固定的特长比如影视表演、声乐(民族或者美声)、现
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考研录取分数线 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考研音乐分数线361分,艺术设计分数线361分,图书情报分数线200分,能源动力分数线304分,交通运输分数线308分。 山东科技大学2022考研录取分数线 山东科技大学介绍: 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SDUST”,主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 是国家
中央音乐学院近年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分数线 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如下: 高考科目: 文科: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等地的分数线信息如下: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理科生源地: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 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于1949年,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前身追溯于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于1949年正式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后来又于2000年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 截至2018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学
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 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于1949年,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前身追溯于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于1949年正式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后来又于2000年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 截至2018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学
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 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于1949年,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前身追溯于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于1949年正式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后来又于2000年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 截至2018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357人,学
2024-06-16 10:05:13
2024-09-17 23:42:14
2024-09-20 10:12:55
2024-09-10 20:13:48
2024-07-28 14:26:27
2024-06-12 0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