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11:56:34 | 0533升学网
大家好,我是21年参加考研的,本科情况就是川内普通二本制药工程专业,报考专业是四川大学药学专业,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备考后,初试分数398(政75,英71,数学252,总398),现已成功上岸川大药学,我就介绍一下我的复习历程以及对大家的建议吧。
首先关于择校:在考川大前有认真思考过,我努力学习可以触摸到哪些学校。我想过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暨南大学等。最后分析各个学校的初试科目和复试科目和难度,最终选择了川大。川大近几年科目比较稳定,而且我对药学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也会很容易,而且真题也很好找,答案也有,复试也比较公平。复试刷的人少,有些学院甚至不刷人。对于没有过六级,没有科研成果的我来说,只要过了初试,复试问题就不大。所以最终选择考川大药化专业学硕。
关于专业课:
参考书目
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8版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版
2.《分析化学》柴逸峰、邸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8版
3.《生物化学》余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第2版
《药学分子生物学》张景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5版
有机化学部分,我是大概暑假开始的,有机化学应该是三门里重复率极低,而且灵活程度最高的一门课,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最难的一门,比如我。因为有机题型比较固定,认真学还是能在这一年内有很大提高的。我是先看邢其毅的《基础有机化学》,熟悉一下每章的知识点,然后箭头书配套做,刚开始做可能会有一点吃力,但是没有关系,到了后期会越来越熟练,所以刚开始错误率高的话也不要灰心哈。大概看完一遍书,我就开始整理笔记了,整理了每章的重要反应,然后重要的概念也都有总结,刚开始慢一点,一章一章认认真真的总结,这样也方便以后来温习。
习题我主要就是做箭头书和学长学姐汇总的题,大概都做了五遍左右(我个人的学习方法就是重复做题,因为我觉得重复做题的好处就是,每做一遍都可以找到新的关注点,而且也能找到不一样的思路)。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认为很有用的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当做一个好题集,写出机理和解题思路,也方便以后复习。还可以把一些有共性的反应总结起来,比如说有锌参与的反应、可生成卡宾的反应等等,这样更有助于记忆。我也会搜一些网课来看,我觉得有些网课真的很有用,大家可以去找适合自己的。大家在看有机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那些个机理一定要理解,它为什么这么反应,电子转移如何,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并记熟,有机真的很需要大量的练习!!
分析化学我在大概七月份开始的,本科没有用人卫版这本书,也没看视频,第一遍就纯看书,看完一遍下来啥都没记住,觉得我还是适合刷题强化知识点。所以第二遍就看一章,做一章学习指导的题。前面其实不是很能掌握重点,需要通过大量做题,来强化重点。我也不知道我分析看了多少遍,反正就是不断重复重复重复,箭头书也刷了好几遍,都是等忘得差不多了,再刷的也是为了检测自己掌握了多少,二刷箭头书的时候,先做题,在看书。做下来惨不忍睹,错了很多,就是因为知识点忘得太快,然后没看书做题,很多基本概念都忘了。但是这样就强化了我对知识的记忆,记得更牢固了。剪头书大概做了三四遍吧,学习指导做了两遍。反正分析也要理解记忆,很多点是共同点(比如后面仪器分析部分很多是共通的),也可以对比起来学习。总的来说,就是不要学太死,理解记忆,记得更牢固。分析化学也可以总结一下好题,有空的时候多看看笔记,也需要精看书,因为有时会考很细的东西,可能就是书上的一句话! 0533升学网
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学院给的参考教材是余蓉老师的那本生化,用这本是没问题的,用人卫也是没问题的,余蓉老师的那本删掉了人卫的一些内容,比如没有酶的活力测定,但是20年考到了一道选择题。所以我是全程用的余蓉老师那本参考教材,但是配套练习册用的人卫,互补。生化的内容也很多,需要大家反复看反复记。生化我是开学才开始学的,我认为是三科里面比较简单的一科,所以复习的重点没有前两科那么多,主要就是注重基础知识。做汇总的题!做汇总的题!做汇总的题!还有我也搭配了红色的配套习题集。生化也要注重好题的汇总,和前面两科一样。因为生化是概念性的知识,也可以做一个共性的归纳,比如说循环都有哪些,NADPH参与的反应有哪些,NADH参与的反应有哪些等等。
药学分子生物学的部分看生化后面的几章是足够的。时间安排我一般是早8点到晚10点学习,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复习内容,每天完成每一项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提前完成就提前回去休息,完不成就继续呆在教室把任务完成。说来惭愧,大四上学期我基本没有听课,上课就找个小角落,然后带上耳塞复习专业课。资料选择 参考教材药学院的官网有,真题的参考价值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有一定的相似率的,个人感觉川流不息的初试资料是很好用的,初试资料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真题及答案,各科总结、本科生试题等,是很珍贵的参考资料。我身边有同学考的川大的化学,高分子都是用的川流不息的初试资料,并且都成功上岸!我自己是继承了学校往届学姐的资料也是川流不息的。包括复试我报了专业课辅导,我高分子的同学也报了专业课辅导,我俩都成功上岸了。
关于英语
英语是长线,是从下定决心考研开始到考试前一天都要看的内容。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学就开始记单词的。因为我英语基础比较差,从考研初期就一直担心自己英语上不了60。所以决定考研最初我就开始的每天刷单词,买了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
前期每天一个多小时,后面背熟了,每天半小时左右。一直重复一直重复。
之后开始做真题的时候我也会把生单词记在上面,然后每天记忆。有同学可能关注语法,我身边考研的时候也有不少同学在看语法课,我没有看视频,我这个人就是属于那种看不进去视频的人,专业课也是,我宁愿自己多看看书,多想想,是在看不懂的我会去看视频的相关点,弄懂就好了(有同学是看视频比较学的进去,这都看个人,适合自己才比较好)。
然后记完第一遍英语开始做真题,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我都买来做了,刚开始的重心一定是放在阅读理解上的,起初英语可能会错很多,大家千万不要担心,我一开始也错很多,错到心里很不是滋味的那种,但是自己一定要把生单词记下来,然后一句一句的认真看、认真翻译,弄懂全文之后,回顾这些题,错的对的都要回顾,到底是自己理解错了,词汇量不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前期一天一篇阅读就够了,主要是弄懂。后期可以开始完型和新题型的适当练习,这个看个人进度。其实阅读做得好了,翻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有同学专门练习翻译,也是可以的。至于作文,大作文先看的刘晓艳的作文班,大概五六节课的样子。看完自己总结了个模板,然后拿真题练,先自己定时写,不管好坏,写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单词不会拼写。把自己常用的作文单词写在笔记本上每天记忆。
写完后,可以用手机识别修改,主要是看看有没有语法错误之类的。修改完后再看范文,看看一些比较好的句子可以用,摘抄下来。我开始的模板很散,感觉不好套,最后慢慢的练习,最终定下来的模板和最开始的完全不一样了,而且比较有逻辑,基本任何一篇都可以套。我作文十一月份才开始的,有点晚,所以后期搞一篇作文,一下午就没了。但是确实进步很大。
关于政治:
我政治是八月份就开始了,但到最后感觉开始得太早了,背的快后面也忘得快,大家可以前期整理好框架,后面到八月中旬或者末尾开始背诵差不多。听了徐涛的强化班,听一部分,看一部分的精讲精练,做对应的1000题。这个过程断断续续花了两个多月。然后二刷1000题,感觉很多都忘了,但是我还是把错题标记出来了。政治真的需要先要有个基本的框架,主要是后期刷题学习。后面看了腿姐的技巧班,挺有用的,更能把握重点,做题正确率的确上升了。关于背大题,前期不用背,等肖四出来,背肖四完全就够了,后期只跟肖秀荣,永远的神!肖四肖八选择题多刷几遍,最后可以直接记答案。
关于复试:
建议不管初试的好与坏,早做打算。还有谨慎报考只招一两个名额的地方。有风险。还不好联系上岸的师兄师姐,不好打听导师。甚至怎么复试都摸不到头脑。只能全面准备,甚至方向都错了。害,反正抗压能力比较差,还是慎重一点。
总结:
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比如有些人喜欢看视频学习,有人喜欢看书,整理笔记,有人喜欢刷题。但是目的我们都是为了掌握知识点。比如我,我看视频要走神,而且感觉视频都好长,我都是自己边看书边思考,这样还好一点,但是生化是不管看几遍都老是看着看着就梦周公了。所以前期学习一定要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比如我,我是真的记性差,不喜欢背书,所以我的方法是大量刷题,再回归课本,带着问题去看书,比较看的进去。而且我刷题,其实量不多,只是不断重复,重复做题的时候,最好等到把题忘了,再去刷,不然记得到答案,可能没有思考的过程就做对了,达不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所以我每次刷题,感觉都是在做新的题,因为我对题已经没有印象了。
关于学习计划:
每个人学习计划和进度不一样的。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条有理进行就好。我们的目的是学习,掌握知识。而不是看谁学的更快,看的遍数更多,做的题更多。但是,自己对自己整体进度又有一个把握,也不能慢太多,不然后期会手忙脚乱,感觉啥也没准备好。我自己,会半个月做一次计划。虽然从来没有全部完成过,因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打乱计划。甚至在计划中也会对不适宜的部分进行微调。
关于压力:
考研多多少少都会有压力。我自己也是,建议要找靠谱研友。可以一起讨论难题,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相互鼓励。我最后两个月和我班上考苏州大学的同学一起学习的。每天约饭就是交流的时刻,每天走在吃饭路上,我们就会交流学习方法和吐槽减压。她对我的英语作文帮助特别大。最后她也考上了苏州大学。也有考川大的研友,会讨论一下专业课的题,会交流学习进度,也会相互鼓励。我室友和好朋友也都考研,也会相互体谅,相互鼓励。总得来说我考研周围的氛围很不错。还有一个就是考研和其他各种事情并不冲突,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不要因为有其他事情就表现出沮丧,觉得耽误了学习而觉得自己考不上了,放弃。我有同学就是备考着备考着,突然就放弃了。。。
关于心态:
心态放平,初试只用想怎么学习就好,其他事都是过初试才考虑的。越努力,越幸运,不要想结果,先把过程做好,前期做的努力,后期自会有答案。
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大学是一本院校。在各个省份的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普通类一段、平行录取一段。参考2023年四川大学在各个省份的招生批次及录取分数,可以了解到其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通常被视为一本院校。 四川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录取情况如下: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录取批次和分数详情见上表。
四川师范大学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该学校是一本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之所以被认为是一本大学,主要是因为其录取分数线较高,通常需要达到一本线以上才能被录取。这表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此外,四川师范大学在国内外排名和声誉方面也表现出色,被认为是一所优秀的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所一本学校,简称四
四川师范大学有没有二本 全国一本招生的省属一本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在四川既有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招生,在外省大部分为本科一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
四川高考二本分数线2023 2023年四川高考二本分数线如下: 文科本科第一批:527分;本科第二批:458分;专科批:150分。 理科本科第一批:520分;本科第二批:433分;专科批:150分。 其他省份高考分数线: 广东 普通类(历史):本科分数线433分,专科180分。 普通类(物理):本科分数线439分,专科180分。 上海 3+3科
四川西华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 四川西华大学是二本学校。 一般说的一本院校是指该校所有专业都是一本招生,如果有部分专业二本招生那么这学校就叫二本院校。目前来说四川西华大学属于二本院校。西华大学的二本专业其实要接近一本线才能来,而且本科生基本都在成都这边读书,交通和环境是不错的。 四川西华大学介绍: 西华大学是一所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
请问四川大学是985吗?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大学既是985同时又是211院校。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4万平方米。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所一本学校,简称四川师大、川师、川师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内,共有狮子山和成龙两个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川师大,SichuanNormalUniversity)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现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成都,是四川省重点大学,学校开设本科专业82个。四川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完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一、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
2024-06-16 10:05:13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6-14 20:27:41
2024-08-25 10:17:02
2024-06-16 02: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