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01:11:37 | 0533升学网
为了做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跨省招生计划
1.市内学校跨省招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跨省招生工作统一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的要求进行。
经教育部审批的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要将招生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及时函告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并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跨省招生学校应在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完成跨省招生任务,但“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跨省招生学校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加盖公章的录取名册到市中职招办审核后到市教委进行新生注册。凡教育部未下达跨省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得跨省招生。
市内中职学校跨省招收的市外学生和经我委同意的外省市转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生,如参加我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重庆市高考报名“三年户籍、三年学籍”的管理规定(详见《关于重庆市全国普通高考招生考试报考人员户籍、户籍资格审查的通知》(渝招委〔2006〕33号))。跨省招收或转入的高中起点的市外中职学生,一律不得在我市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三校生”招生考试),严禁中等职业学校参与“高考移民”行为。
2.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在市中职招办的组织安排下,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在渝招生计划和招生对象执行(“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将招生对象、招收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凡教育部未下达在渝招生计划的市外中职学校,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学校不得允许其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招生。
(二)市内招生计划
全市各类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后,由市中职招办统一组织实施。 (一)报名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及适龄社会青年,可报读中职学校。
在校初中学生不得报读中职学校(艺术类除外)。
(二)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心健康。
(三)其它要求
1.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应未婚,年龄不超过25周岁(计算时间截止到9月1日),并应参加中师学校组织的面试。
2.报考医卫类专业的学生,应符合医卫类招生学校的要求。
3.报考艺术、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学校要求术科加试,学生应当参加加试并达到要求方可录取。
4.艺术类中职学校招收艺术专业初中在校生或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招生办法,仍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艺术体育类中职学校招生办法》(渝教职成〔2005〕17号)执行。拟录取学生名册,由招生学校按要求制作,并于7月中旬报市中职招办审定后,统一印制录取名册和录取通知书。
5.填报“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的学生,应为参加了当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并达到分数线的市内应届初中学生。 (一)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
继续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普职联动”,实施“一生一号一卡”,用一张信息卡统一采集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统一编制初中毕业生的考号。此项工作由市教委基教处牵头,职成教处配合,采取“先合后分”的方式进行,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由要高度重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采集本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然后根据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招生特点和需要,共享有关数据信息。
(二)考号管理和编排办法
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号源管理和号码编排由基教部门负责。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报读中职学校的号码编排由中职招生机构负责。
考号的编排规则是:报名号共10位,第1位为年号(年号的最后一位数字,如2010年统一定为“0”,今后以此类推);第2、3位为区县代码;第4、5位为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第6至10位为顺序号。毕业学校代码按基教部门建立的代码库编制,应届初中毕业生之外的报名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统一编为“99”。 中职招生报名及志愿填报工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报名实行普职不兼报的办法,即:凡报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得报中职学校,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得报普通高中。
(一)第一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初中毕业生就读学校。
2.报名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3.工作职责:由区县教委(教育局)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
(二)第二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在就读学校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和填报。
2.报名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三)第三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第一次、第二次已报名采集了基础信息的学生可在区县中职招办或所报读的中职学校填报志愿,也可自行在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第二次未报名的往届生或同等学力者须在区县中职招办采取网络填报方式采集信息并填报志愿。
2.报名对象:第一次、第二次仅采集了报名信息而未填报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其他往届生和同等学力者。
3.报名资格审查:应届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报名,往届生凭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复印件报名。区县中职招办或中职学校要严格审查学生报名的有效凭证。对往届生在新生注册时,招生学校在验明身份证原件基础上,向市中职招办提供证明其身份的相关材料复印件。
4.填报学校:第一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在第三次报名前,由市中职招办统一公布未录满招生计划的学校名单,学生据此报名和填报志愿。
5.对已录取学生的处理办法:已被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如经录取后又确需改报其他中职学校的,区县中职招办或接受学生报名的中职学校,可先行采集这部分学生改报志愿的信息,但必须告知学生已被某校录取的情况(市中职招办将在网上公布第一次录取情况,供区县中职招办和中职学校查询),原录取学校必须退档,其所改报的志愿才能生效。具体退档程序和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6.数据上报:第三次在区县中职招办报名的学生,其报名数据由区县中职招办在市中职招办公布的网上进行报送。对在学校报名的学生,由中职学校按市中职招办的统一要求在网上进行,具体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三)志愿设置
今年中职招生志愿共设三个批次。
1.高职(高师)批志愿。
2.中职第一批:市级重点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
3.中职第二批:试办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含教育部下达的市外在渝招生的中职学校)。
(四)志愿填报及录取顺序
学生每一批次可填报1至2个学校顺序志愿,每一学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录取工作按批次和学生志愿顺序进行,当学生已被上一批次学校录取,后面各批次所有志愿自然失效。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生源学校和招生部门,认真做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并经本人签字。学生志愿一经填定,任何人不得再作改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指定填报志愿或限制学生选报志愿,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惩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管理办法,在输入微机后封存备查,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完整真实和管理有序。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由区县教委(教育局)中学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中职招生不单独组织升学考试。报考高职(高师)、中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各区县中职招办要主动与区县中学招生办公室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报普通高中以外的其他应届初中学生的成绩能及时、准确地输入中职招生成绩库。 今年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分两次进行,市外来渝招生学校只参加第二次录取。
(一)对象和学校
1.第一次录取对象为第一次报名且填报了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
2.第二次录取及注册对象为所有到校就读中职的学生。
(二)录取方式
第一次录取采用远程网上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中职招办统一打印,并通过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放到招生学校。
第二次录取与新生学籍注册工作一并进行。由招生学校到市中职招办设立的录取现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市中职招办打印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和新生注册名册(已退档的除外)。
(三)录取原则
按照学校录取批次、招生计划、志愿顺序和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出档的原则进行录取。
(四)录取分数线
高职(高师)录取分数线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后执行;其它各类学校暂不划定录取分数线。
(五)录取及投档
第一次录取,对达标及以上中职学校可按招生计划的120%投档,并按招生计划录取,超计划部分应按招生计划退档;对第一次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学校,第二次录取按实际缺额计划执行,录满为止;对国家级重点、市级重点中职学校需要超计划录取的,由学校提出申请,学校主管部门初审,经市教委批准后执行。高职(高师)招生严格按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可按招生计划的130%投档,未经市教委同意,任何学校不得突破招生计划和专业招生。
(六)录取通知书
中职学校统一使用由市中职招办印制并盖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专用章”的录取通知书。严禁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自行印制录取通知书,违者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惩处。
附件:
2022年 重庆 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分类 考试 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重庆市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我校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 工作 顺利进行,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渝教招发〔2021〕20号)等有关政策及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转段招生除外)。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条 学校代码:5031
第五条 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六条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第七条 学习 形式:全日制
第八条 办学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255号(江北校区)、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滨江路1号(江津校区)、重庆市渝北区松桥路90号(渝北校区)(邮编:400021)
第九条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第十条 学校概况:
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84)教成字026号文批准成立“航天工业部西南职工大学”。1989年学院更名为“西南航天职工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教发[1999]104号文批准转制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教发[2008]13号文批准更名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地处重庆主城江北区、渝北区以及江津区,占地面积400余亩。学院设有士官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机电工程学院、 财经 商贸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航空与旅游管理学院、传媒与 艺术 设计学院等 二级 学院,招生专业44个,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现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1000余人。
第三章 招生对象、计划及 收费标准
第十一条 招生对象:已参加重庆市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报名,取得报名资格的普通高中 毕业生 (含具有同等学力者)和中等职业学校 毕业 生。
第十二条 招生计划:各批次、各类别的招生专业及计划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公布的为准,考生可在我 校招 生网()或《2022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计划及 填报志愿 指南》查阅。
第十三条 收费标准:各专业 学费 、住宿费等各项收费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各专业具体收费标准在我校招生网()和《 新生 入学须知》上进行公布。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四章 报名、考试、填报 志愿 及录取
第十四条 报名办法:报名时间、地点和办法按照重庆市教育考试院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相关安排执行。
第十五条 考试安排:考生需按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安排参加相应考试。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应取得2022年重庆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统考成绩。免试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渝教招发〔2021〕20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成绩公布:考生可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www.cqksy.cn)、重庆招考信息网(www.cqzk.com.cn)查询考试成绩和各类录取最低控制 分数线 (具体时间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确定并公布)。
第十七条 填报志愿:志愿填报采用网上填报方式,安排在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进行(具体时间、填报方式等相关事项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确定并公布)。如遇录取时计划未满额,我校参加重庆市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志愿征集工作。
第十八条 录取原则:我校严格遵循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照顾政策和“一档多投”的投档、录取规则。具体政策及模式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渝教招发〔2021〕20号)公布的执行。除我市统一要求外,我校在录取过程中还将按照以下原则实施录取:
1.男女生比例:我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生比例要求。
2.外语语种要求:我校各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入学后公共外语统一为英语。
3.录取体检标准:我校按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报考空中乘务专业的考生,需满足以下要求:1.五官端正,肤色好,身体健康、身材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面部、颈部、手部等常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及纹身,行走正常,无明显的内、外八字;2.身高要求:女生163cm—175cm;男生173 cm—185cm;3.视力要求:眼球无变形,无色盲、色弱、斜眼,矫正视力(C字表)女生不低于0.5,男生不低于0.7;4.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外语基础;5.无精神病史及癫痫病史,肝功能正常,无肾炎、心脏病、传染病及各类慢性疾病;6.无严重违纪行为和犯罪史。7.年龄不超过20周岁,即2002年7月1日以后出生。如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不宜报考该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属于 师范 类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除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外,还应参照相关省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如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不宜报考该专业。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 就业 ,建议报考空中乘务、学前教育专业(类)的考生,参照行业用工标准衡量自身视力、身高、形象等身体条件要求后谨慎报考。
4.我校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软件技术(专业代码:510203)、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510205)、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10206),系与安博思华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我校在学费标准之外另收技能培训费2000元/年。软件技术(专业代码:510203H,批准 书 编号:PDE13HU3A20201131N)。上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招收填报了相应专业志愿的考生;校企合作项目只面向在校学生进行选拔,学生入学后可自愿报名。
5.我校部分专业实行专业类招生,专业类招收的学生入学一学年后按我校相关规定执行专业分流。
第十九条 录取查询:考生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cqksy.cn)或重庆招考信息网(www.cqzk.com.cn)查询录取信息。我校录取结束后在招生网()上公布各批次、各类别、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
第五章 入学、资助政策与学历 证书
第二十条 考生待遇:考生被我校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后,不再参加重庆市2022年统一 高考 。在校就读期间与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待遇完全相同(其中,“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在校期间不得休学、转学、转专业,转段考核合格后方可升入对应本科院校的对应本科专业)。
第二十一条 入学安排:考生被我校录取后,由我校于2022年4月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需按录取通知书的相关要求到我校报到入学,未经我校同意逾期两周未报到者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入学三个月内,我校将对新生进行资格复查,对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和学籍。
第二十二条 资助政策:我校按照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设有完善的奖助贷资助体系,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可向我校申请办理。主要有:
1.按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在校品学兼优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或国家 励志 奖学金5000元/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设有CASC奖学金,一等奖3000元/年,二等奖2000元/年,三等奖1000元/年。
2.设立了甲、乙、丙三个等级的奖学金。
3.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其中一等助学金4300元/年、二等助学金3300元/年、三等助学金2300元/年。
4.我校通过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紧急救助、学费减免、美德风尚资助、校内勤工助学等多项资助帮扶贫困生。
5.按国家相关助学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生源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二十三条 学历证书: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由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四条 重要声明:我校从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代办招生事宜,有关招生相关工作,请直接与我校招生办公室联系,否则出现任何后果,我校概不负责。
第二十五条 联系方式:
1.监督申诉:
监督部门: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公室
监督电话:023-67616556
2.招生服务:
学校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255号(江北校区)、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滨江路1号(江津校区)、重庆市渝北区松桥路90号(渝北校区)(邮编:400021)
招生部门: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
招生电话:023-67613088、023-67607155(传真)
学校网址:
招生网址:
电子邮件:176752981@qq.com 0533升学网
第二十六条 本招生章程由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有与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为准。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是普通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含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和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考试属国家教育考试。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在学籍管理以及就业等方面,与通过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以下以重庆为例
报名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考试,4月进行 志愿填报 及投档录取,被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即6月高考)。未被录取的普高类考生,可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及录取。
招生类型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分为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普高类”和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中职类”两个大类。
(一)普高类
主要包含两个类型:一是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招生,即由部分市属 应用型本科高校 和部分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的专科、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试点招生,被录取学生前三年注册专科学籍,学完专科学业并通过转段考试的升入对应本科高校学习两年,后两年注册本科学籍。具体试点学校及办法将另文下达。二是高职院校专科招生,即由市属高职院校及经市教委批准的市外高职院校实施的专科招生。
(二)中职类
主要包含两个类型:一是应用型本科和 高职专科 对口招生,即由市属 应用型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以及经市教委批准来渝招生的市外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包含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两个层次。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转段招生,即由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含“五年制”、“三•二分段制”、“ 五年一贯制 ”以及中职与本科贯通“3+4”分段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的市属应用型本科或高职院校招收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并通过转段考试的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中职阶段毕业生。
报名条件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严格执行分类报名,考生原则上应根据所就读(毕业)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的类型报考所对应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类别(普高类、中职类)。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不得报考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的中职类。
报考分类考试招生的考生均应符合重庆市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
1、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可以报考普高类。
2、具有 职业资格证书 或专业操作技能实习证明(岗位 工作证明 )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经市教委正式审批录取,实行弹性学制、 学分制 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报考中职类中的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对口招生。职业技能测试开考科类中的护理类、药剂类、教育类专业仅限经市教委审批的具有医药卫生类、教育类等国家控制类专业举办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报考,其他考生不得报考。
3、完成中职阶段规定课程学习的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中职阶段毕业生,可以报考中职类中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项目转段招生。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0533升学网。河北省高职单招报名流程 河北省高职单招报名流程如下: 1、考生打开“河北省高职单招服务平台”(),先进行系统登录,需输入姓名、考生号、密码(首次登录密码为考生身份证号码)和验证码。 2、考生首次登录系统后,需先修改登录密码。为保证信息安全,考生应尽量避免使用简单密码(例如:由纯数字、纯英文组成的密码)。密码修改完毕后,考生需使用新密码重新登录系统,登录后,在个人中心选择“报考缴
福建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时间安排(官网入口) 每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都会组织一次福建高考考生的模拟志愿填报,此时高考考生可以提前熟悉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和方法。本期文章我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2021年福建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使用的方法和填报时间入口等知识。 一、2021年福建高考志愿模拟填报时间入口 2021福建高考结束后高考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分数和位次,进入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入口,查看自己
什么是对口招生和高职单招考试? 高职单招全称为“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是对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方式。该招生计划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对口招生则是指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职校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
职高单招是什么考试,什么时候开始考试? 一、考试介绍 首先先介绍一下陕西省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这个考试是由陕西省教育厅来组织实施,只有陕西省的三校生(也就是职高毕业生、技校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参加这个考试,普高生无法参加。其他省份也会称之为对口升学考试、春季高考等名称。 通常是在每年的三月份统一参加专业课考试,然后六月份和普高生同一时间参加文化课考试,也就是语数外。文化课考试
贵州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贵州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介绍如下: 2023年贵州高考志愿录取按照“分数第一、跟随志愿”的原则,平行志愿将按照录取总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一次性将未被录取的考生归档在分数线上。贵州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 2023贵州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一)贵州艺术类录取批次顺序为:(1)梯度志愿本科院校→(2)平行志愿本科院校→(3)兼报的文
深职自主招生面试考什么 一.1至2分钟的自我介绍。应当突出个性,不要太多废话,被打断会比较尴尬。 二.可能是分正反方的自由辩论,也可能是针对每个人个人简历的一些问题,还有近几年的浙大题目(面面试): 1、请谈谈面试者自己。 2、假如有人说“读大学是为父母而来的”,面试者有怎样的看法? 3、无论人在什么年龄总是向往幸福的生活,请面试者谈谈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4、假如面试者是中学校长
高职单招已开启,单招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怎么准备单招考试? 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未被录取,还可以继续参加高考统招,是高考统招前的提前升学选择!单独考试招生不似高考统招的“唯分是举”,作为国家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 这是一次快人一步的机会!现在单招考试基本在每年的三月下旬进行,同学们需要早早准备,明确考试流程。可是
安徽成人高考考试招生网址是什么? 安徽成人高考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网上缴费三个阶段。那么安徽成人高考考试招生网址是什么?具体如下: 安徽教育考试院成人高校招生频道: 网上报名 (1)考生登录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成人高考报名网址(crbm.ahzsks.cn),进入网上报名界面,认真阅读2023年有关招生文件,了解报考政策规定、院校招生专业和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2024-06-16 10:05:13
2024-09-17 22:06:01
2024-06-14 22:07:17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6-15 05: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