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2024-11-07 12:51:28 | 0533升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师范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4010370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0533升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教育学(师范)、英语(师范)(非师范)、音乐学(师范)、化学(师范)(非师范)、生物科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英语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运动训练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化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
2019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法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秘书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英语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心理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材料化学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
2019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学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学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法学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英语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生物技术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统计学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财务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表演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工作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小学数育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休闲体育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俄语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广吿学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应用化学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生态学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软件工程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舞蹈表演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动画
2020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工艺美术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工作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俄语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广告学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舞蹈表演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心理学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学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会计学
2021年
国家级
安徽师范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通信工程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物联网工程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1年
省级
安徽师范大学
绘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2
化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
教育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4
中国语言文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5
生态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6
音乐与舞蹈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
体育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8
地理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9
生物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0
中国史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1
数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2
物理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3
美术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4
统计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5
哲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6
新闻传播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3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91个。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这么多计算机专业的比较

[编辑本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专业代码:08060500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编辑本段]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信息人才的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 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本专业主要职业发展方向和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终: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印刷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北方学院、邢台学院
[山西] 中北大学、大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鞍山钢铁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大连铁道学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抚顺石油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东北电力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南京经济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常州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温州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机电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财贸学院、合肥经济技术学院、阜阳师范学院、铜陵学院、滁州学院
[福建]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三明学院
[江西] 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程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滨州学院
[河南] 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学院、洛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安阳工学院、郑州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焦作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北工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湖北农学院、襄樊学院、江汉石油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南华大学、湘潭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海南]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工业学院、四川l理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南林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安康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渭南师范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铁道学院、西北民族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新疆]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石油学院、新疆工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铜陵学院代码是多少?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铜陵学院代码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铜陵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383。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60.33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历史沿革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创建。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中专层次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大专层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

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创建。

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创建。

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

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2022年,铜陵学院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称号。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该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3月,铜陵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6人,外聘教师23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337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9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院设有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社会保障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 0533升学网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金融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电路》、《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会计实务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应用平台。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应用型高校联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科研平台

学院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1-2014年,铜陵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

2013年-2017年,铜陵学院发表专著33部,授权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铜陵学院图书馆由育秀校区和翠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有纸质藏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16万种,各类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7种。图书馆藏书以经济、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

学校荣誉

2009年1月,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7年6月,铜陵学院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7年,铜陵学院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2017年6月20日,铜陵学院获得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2005年,铜陵学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铜陵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与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有哪些
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有哪些

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有哪些 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冲尘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散耐禅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曲靖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21年 国家级 曲靖师范学院 历史学 2021年 省级 曲靖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 2021年 省级 曲靖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 2020年

2024-11-03 16:50:52
安徽师范大学成考专业有哪些?
安徽师范大学成考专业有哪些?

安徽师范大学成考专业有哪些?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有很多想要报考安徽师范大学成考的考生不知道安徽师范大学成考专业有哪些,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现如今安徽师范大学成考专业有以下几种: 专升本(报读专升本必须有大专毕业证): 专业名称层次学制学习形式教育学专升本2.5年函授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5年函授会计学专升本2.5年函授小学教育专升本2.5年函授学前教育专

2024-10-13 16:56:16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重点大学吗?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重点大学吗?

安徽大学考研2022年录取分数线 2022年最高分为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分数为405分。 安徽大学分数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2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6分。 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

2024-09-13 03:33:14
安徽的师范专科学校有哪些
安徽的师范专科学校有哪些

皖西学院有几个一本专业 皖西学院2023一本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英语、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八个专业纳入安徽省2023年本科一批次招生。 皖西学院(WestAnhui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六

2024-08-20 20:30:37
重庆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重庆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能在高校、科研机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

2024-12-17 11:46:55
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初中毕业生读职高有前途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其实,读职高有很多前途。首先,你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其次,你可以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最后,你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总之,读职高有很多好处。你应该考虑一下。 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专业有哪些: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民族音乐与舞蹈艺术/舞蹈/表演2绘画艺术/舞蹈/表演3幼儿保育幼师4音乐表演艺术/舞蹈/表演安

2024-09-26 22:29:40
有哪些重点大学有二本专业
有哪些重点大学有二本专业

有哪些重点大学有二本专业 重点大学有二本专业有:上海海关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扩展资料 上海海关学院(ShanghaiCustomsCollege)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管,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2024-12-24 14:29:28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美术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英语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生物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1年 国家级

2024-10-17 05: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