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1:43:32 | 0533升学网
是《襄阳市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包括:总则、入学条件、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附则四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人口适龄子女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级(市、区)行政辖区到其他县级行政辖区居住,年龄在6至16周岁的随迁适龄儿童、少年等。
招 生平台最新消息:
点击查看: 2020襄阳义务教育招生平台app(持续更新)
襄阳市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 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保障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的通知》(鄂政发[2003]14号)精神,保障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流动人口(以下简称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襄阳市城区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襄阳政办发[2005]21号)、《襄阳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襄阳市人民政府令第38号)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0533升学网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级(市、区)行政辖区到其他县级行政辖区居住,年龄在6至16周岁的随迁适龄儿童、少年。
第三条 按照“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实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教育资源安排学校接受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近入学的办法,保障其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章 入学条件
第四条 流动人口中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其随迁子女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
(一)已在流入地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
(二)在居住地务工就业,且至少一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在襄阳经商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
(三)在居住地购买成套住房或有固定的住所且签订一年以上住房租赁协议的。
第五条 符合本细则第四条,需要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其父母一般应在每学期开学前15天内,向居住地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一)父母的身份证和在居住地领取的《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正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出具父母的身份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受理居住证回执;拟申报居住登记的先出具父母的身份证、父母及适龄子女在原籍的户籍证明(户口簿),开学后30日内提供《居住证》原件或公安部门出具的受理居住证回执;
(二)父母与居住地工作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经商的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三)购买成套住房的《房地产所有权证》或住房租赁协议的原件和复印件;
(四)适龄子女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
第三章 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
第六条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2个月内接受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在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应向申请对象答复就读学校和入学办法;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在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对象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对递交申请较晚的,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内答复。
第七条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在我市就学后享受本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实行统一编班、统一建籍、统一管理,在学生干部选拔、优秀学生评选、兴趣爱好培养、特长生推荐、入队入团等方面同等对待。
第八条 在我市初中就读并获得国家统编初中学籍号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其报名、考试、毕业、参加普通高中录取等,享受我市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第九条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取得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资格,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享受本地户籍初中毕业生同等的高中阶段学校优录加分政策。
第十条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完义务教育后到我市就读普通高中以外的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就读学校报名,按有关规定办理录取注册手续。
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本地户籍学生同等的资助政策,通过免收杂费等方式,确保他们受完义务教育。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二条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读的学校。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此类学校的审批工作,并在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教育督导等方面予以扶持和指导,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接受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公办学校和招收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民办学校,都要严格按照财政、物价部门审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在我市参加高考报名及升学办法,按照湖北省教育厅有关政策执行。
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2014年11 月 1 日起施行。
扩展阅读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学有哪些规定?
答:《襄阳市居住证服务和管理实施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了界定:流动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域到其他县级行政区域居住的人员。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级行政辖区到其他县级行政辖区居住,年龄在6至16周岁的随迁适龄儿童、少年。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到公办学校就读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已在流入地取得了居住证一年以上;二是在居住地务工就业一年以上,且父母至少一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有社保缴费记录或经商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三是在居住地购买成套住房或有固定的住所且签订一年以上住房租赁协议。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北新高考2021届襄阳四中/五中的复读招生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培训旨在培养具备工程招投标、施工项目管理、项目资料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核心课程涵盖管理学原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资料管理、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云南汉族人可以加分吗? 不是的,只有少数民族才可以加分。 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各州(市)人民政府
湖北分数线砍一刀 湖北分数线砍一刀属于网络梗。 拓展资料: 6月25日,湖北省高考查分通道开启,省招办同时公布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普通类本科:首选物理424分,首选历史426分。本科特殊招生线:首选物理525分,首选历史527分。 本科特殊招生线供军队院校、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招生类别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特殊院校(专业)招生录取参考。
满族高考加分 几位楼上的回答貌似不太对。系统给你说一下吧:本民族语言答卷考生加10分,但估计你不是民族语言答卷。去年辽宁省满语答卷的考生只有42人,全是在朝阳。在辽宁省内的满族自治县内户口的,但不是民族语言答卷的满族考生加5分。其他地区的散居满族考生只是同等情况优先录取。时间还很早,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只要你努力,通过学习可以增加更多的分数。族胞,加油!也祝你好意! 满族高考加分政策 满足高
2016年广西高考,壮族可以加分吗? 不可以加分。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
2017年四川加分政策 2017年四川有哪些加分政策值得关注,加分政策的条件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四川加分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四川加分政策 四川高考加分政策 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
广西汉族高考可以加分吗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但汉族考生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享受加分政策的。 具体来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针对少数民族考生,包括壮、瑶、苗、侗、水、布依、毛南、京、彝、回、仡佬等12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优惠,例如加10分、20分或30分等。 需要注意的是,加分政策的具体执行标准可能因地区、时
2022年云南成人高考加分政策参考?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云南成人高考有哪些照顾录取政策,需要什么条件?下面云南成考网整理2022年云南成人高考照顾录取政策: 一、免试入学 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同时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应具备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由考生本人申请,经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审核
户口所在地在内地民族是藏族高考加分吗我妻子是藏族我是汉族,我女儿随母亲,藏族,请问高考加分吗 这个高考加分政策各省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今后只会越来越严。 目前除了5个自治区,其他省,直辖市的少数民族加政策都不一样,有的加的少,有的加的多,有的是按户籍所在地加,即你的户籍所在地要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才能加分,如果不在,则不加分。而且这个加分政策每年都在变,不好说到你女儿那一届的时候
2024-08-28 13:56:57
2024-10-27 02:33:46
2024-12-31 09:51:51
2024-12-03 09:43:30
2025-03-10 19:40:02
2025-02-23 13: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