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2024-10-31 23:50:31 | 0533升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3010335隶属于:教育部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儿科方向)
国家重点学科: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40103教育史、040203应用心理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701数学、070201理论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703化学、植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080102固体力学、0802机械工程、0803光学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8电气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814土木工程、081701化学工程、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083002环境工程、0831生物医学工程、100201内科学(传染病)、100202儿科学、100210外科学(普外)、100214肿瘤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090102作物遗传育种、0902园艺学、0903农业资源利用、0904植物保护、090504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双一流学科: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法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英语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新闻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物理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化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生物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心理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工程力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自动化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软件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土木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海洋工程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农业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环境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建筑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农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植物保护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药学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工商管理
2019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哲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经济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金融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社会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教育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运动训练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古典文献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德语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翻译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传播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历史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地质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工业设计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信息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信息安全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园艺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动物医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基础医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口腔医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预防医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会计学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行政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财政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体育教育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俄语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法语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西班牙语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日语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大气科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海洋科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生态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统计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车辆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中外合作)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城乡规划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生物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茶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园林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书法学
2021年
国家级
浙江大学
艺术与科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农学、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园艺、植保、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生态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
光学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3
控制科学与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335
浙江大学
A+
5
农业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6
园艺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7
农业资源与环境
10335
浙江大学
A+
8
植物保护
10335
浙江大学
A+
9
软件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10
临床医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农林经济管理
10335
浙江大学
A+
12
公共管理
10335
浙江大学
A
13
药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14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15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16
机械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17
土木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18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335
浙江大学
A
19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2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335
浙江大学
A
21
中国语言文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2
外国语言文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3
数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4
物理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5
化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6
理论经济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7
法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28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335
浙江大学
A-
29
教育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30
电气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3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335
浙江大学
A-
32
生物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33
生物医学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34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A-
35
畜牧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36
工商管理
10335
浙江大学
A-
37
作物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38
设计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39
基础医学
10335
浙江大学
A-
40
护理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1
建筑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2
信息与通信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B+
43
力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4
哲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5
心理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6
体育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7
应用经济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8
新闻传播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49
考古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0
社会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1
世界史
10335
浙江大学
B
52
口腔医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4
兽医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5
中国史
10335
浙江大学
B-
56
海洋科学
10335
浙江大学
B-
57
地质学
10335
浙江大学
C+
58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335
浙江大学
C-
5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0335
浙江大学
C-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890108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7.1万册。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3136人、国际学生5609人、教职工9778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3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在2022年2月国家最新公布的名单中,浙江大学及2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浙江大学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怎么样?我很喜欢浙大的文物陈列设计这个方向?不知道考研好考么??

你好,我就是浙大文博系的。
如果你想学考古的话,还是去北方的学校吧,北大、吉大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学博物馆学、博物馆陈列设计之类的,南方高校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是首选,诸如浙大、复旦等。由于本身经济实力雄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这些地区的博物馆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类型、各种内容,琳琅满目,保你大开眼界(随便翻阅一张杭州地图就可以看到各种博物馆)。
而我们老师一般手头都有好多项目,有些甚至自己开公司,专门搞博物馆陈列设计,想法都很新颖,运作模式也很先进,颇有欧美日之风,但又结合中国特色,所以近来经由我们系诞生的博物馆数量也十分可观。
由于我们系不是很大,招生有限,而近来报考浙大文博系的同学又越来越多,所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不过现在新开有专业硕士,是跟科学硕士一起上课,一起跟导师的,区别不大,也是个选择。希望你努力学习,平时多接触相关信息,有付出就有回报嘛!

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考古学这个专业前途如何?

概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等、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 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 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 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 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主干学科
历史学。
4、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5、实践教学
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历史学学士。
8、相关专业
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9、原专业名
考古学。
二、专业综合介绍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科学领域。考古学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进行研究,为探索中外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考古学发祥于近代的欧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梁思永先生第一次运用科学的发掘方法在河南安阳遗址判明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文化的年代先后关系,标志着中国考古学正式走向科学化。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部设立了文物局(后改为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文物局),同时在各地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考古工作。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考古的投入,特别是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而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如三峡库区考古等。考古学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走向大众。各种传媒也加大了对考古的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先后现场直播了北京老山汉墓和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并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考古研究的领域也大大拓展,除继续完善中国考古学体系外,建筑、艺术、音乐、天文、地震等各方面的研究也逐步与考古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一个以考古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系统已经形成。
考古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有其专门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大多埋藏于地下,首先必须运用地层学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发掘才能被系统而完整的收集,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工作。然后,运用类型学原理提取实物资料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并与文献相印证,以达到复原人类历史、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为了培养更多的考古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考古学专业或考古学系,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面向全国招生。学制四年,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本科阶段除了学习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和考古学通论、地层学和类型学原理等基础课程以外,将重点学习从旧石器到宋元各个时期的断代考古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考古学文化,并最终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考古学体系。同时还将系统学习田野考古方法、考古绘图和考古摄影等专业技能。另外,两个月到一学期不等的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实习,使学生奔赴考古第一线,有机会在洞穴里发现古人类的遗迹,在河流旁揭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探访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寻找东周列国的陈迹,考察秦汉帝国的伟业,清理六朝时期的墓穴,目睹隋唐盛世的风采,鉴赏宋元时代的奇珍异宝……当自己亲手将沉睡于地下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文物唤醒时,喜悦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继续深造或投身工作。由于目前国内考古专业人才匮乏,各单位都对考古学子虚席以待。既可以去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也可赴考古所和博物馆进行田野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还可以到新闻出版部门和教育部门去报道考古发现,宣传考古知识,唤起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海关也需要考古人才去帮助他们鉴定文物,防止国宝流失海外。
考古学专业代码:060103。
三、专业教育发展及状况
考古学的产生渊源流长,但直到近代它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大约于19世纪中叶首先产生于欧洲,以后逐渐遍及到全世界。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古器物的关注,后来形成的古器物学就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北宋以来的“金石学”,这与欧洲的古器物学有相似之处。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发掘有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等。
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置考古学的高校。1922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科学成立,沈兼士任主任,下设考古学研究所,著名考古学家马衡先生任所长。另外,当时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国现代的学术研究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该所是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最多的单位。
早期在考古学界有影响的人物有王国维、马衡、郭沫若、夏鼐、黄文明、梁思永等。这些著名的学者大多数都在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过。
在建国初期,设有考古学专业的院校还较少,主要有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招生人数也较少,全国的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总和每年只有近百人。初期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夏鼐、阎文儒、裴文中、贾兰坡、郭宝均、苏秉琦、宿白、吕遵谔、李仰松、俞伟超等。代表成果有宿白的《白沙宋墓》、中科院考古所洛阳考古队的《洛阳烧沟汉墓》、阎文儒的《金中都》与《汉唐城市遗址》、吕遵谔的《旧石器时代》、李仰松的《云南省佤族制陶概况》、俞伟超的《邮城调查记》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考古学的教学、研究、田野发掘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全国高校的考古学专业开始停止招生,大部分院校的老师和向学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改造,部分学校在70年代初才陆续开始招生,招生人数比建国初有所减少,并且大多数为推荐、选拔的工农兵学员。不过此期在考古界还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河北满城县西汉中山王刘胜墓等。代表人物有俞伟超、李仰松等。代表成果有俞伟超《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李仰松的《谈谈仰韶文化的翁棺葬》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都设有考古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或在大学里开设考古学课程。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大学里设有考古学系或人类学系(主要研究古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考古学的发展也较充分和深入,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延伸。现在全世界考古学的教育已经十分系统化,逐步走向以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为目的的信息化道路。同时,文理交叉的倾向也日趋明显,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为考古学所利用,形成了遥感考古、碳十四测年、DNA分析、成分分析等众多科学技术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新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伴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化遗物重见天日,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另外,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逐步扩大文物考古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现在国家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设有考古学专业,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总和达400余人。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也招收研究生。考古学培养的人才层次十分齐全,各个学历层次均有。现仍在各院校任教的著名考古学家有宿白、邹衡、严文明、俞伟超、张忠培等。随着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考古学的专业设置课程显得太过狭窄,因此,许多老一辈的学者越来越主张调整专业,注意向大专业发展,就是培养各个方向均有涉及的人才。
现在国际上的考古学教育十分普及,专业设置也日趋合理,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如埃及开罗大学考古系每年招收500余人。现在国际上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起源及迁徒的探索、古代文明的产生、各大古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研究等领域上。
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诞生到现在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但它自诞生以来所表现出来的恒久生命力却不容忽视,就国内的社会需求来说,考古人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大量的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和保护这些古代的遗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大大增加;另外,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日趋深入和广泛,而中华文化又在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这就必然使得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重要,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出土的文物更让世人瞩目。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使考古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考古工作中来。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五、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就业方向看,考古专业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文博系统的各个教学、研究单位和相关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其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发掘考古队;高等院校的研究所或中心;全国各省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另外,随着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的产生,许多相关的研究领域也需要大量的考古人才,如古文字、古文献、艺术史、美术史、历史学等领域。
近年来,古董市场方兴未艾,许多拍卖行、拍卖公司、文化公司等也是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这里较多的是进行文物的鉴定工作。每个领域都需要管理人才,文博系统也是如此。中国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考古学家所做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文物出土,盗墓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些都需要管理:文物出境管理也需要专业人才;另外,出版社也需要许多有考古学知识的编辑人才,近年来,到出版社就业的学生也逐渐增多。
国家对考古专业人才就业有很多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做,多去参加野外的考古发掘,整理大量的出土的文物。由于毕业生踏实地工作,在考古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新人,他们大多是先从事基础的发掘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考古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就业前多参加实践,使自己具备一个毕业生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学会与人相处,具有团队精神。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遇到社会上一些人的不理解,这给就业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总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的收入,总体情况也处于社会的中等水平。
现在,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扶持,考古专业的就业形势趋好。
文博系统的队伍逐渐在扩大,考古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交叉的加强以及就业渠道的拓宽,许多与考古相关的领域也会需要考古专业人才,考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也会越来越宽。
毕业后根据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选择。
立志于学术上的建树,可以选择大学和研究所中的相关职位;
有意于商海里的搏击,可以考虑拍卖行或各类文物商店;
如果你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和鉴别能力,也可以试试海关文物鉴定一类的工作,收入很大程度上与业绩挂钩。
六、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西北大学 山西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0533升学网

以上就是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0533升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浙江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汉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美术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英语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生物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江汉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1年 国家级

2024-10-17 05:04:33
江苏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苏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苏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江苏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医学检验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19年 国家级 江苏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9年 国家级 江苏大

2024-10-27 21:20:15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管理科学、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计划)(8年制本博连读)、软件工程(卓越班)、数学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供应链方向)、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拔尖项目)、物理学、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化学、生物科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软件工

2024-10-24 01:09:50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应用化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济南大学 生物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济南大学 环境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济南大学 工商管理 2021年 省级 济南大学 金融数学 20

2024-10-28 23:31:26
普洱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有哪些?
普洱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有哪些?

普洱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有哪些?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普洱学院有哪些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普洱学院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特色学科专业名单,供大家参考: 1、普洱学院重点专业名单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美术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美术教育、英语教育、园艺技术 云南

2024-07-04 20:34:06
江苏省有哪些重点大学?
江苏省有哪些重点大学?

江苏省有哪些重点大学? 江苏有哪些重点大学? 南京大学211+985 东南大学211+985 中国矿业大学211+985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以上均为211工程大学 江苏包括江苏周围的重点大学有哪些? 南京大学211+985东南大学211+985中国矿业大学21

2024-09-24 03:06:58
北京林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林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林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林业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林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科学、林产化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农林经济管理(梁希实验班)、英语、风景园林、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 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学、082902木材科学

2024-10-02 12:37:22
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实验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信息安全(实验班)、建筑学(五年制)、材料科学与工程(按材料类(实验班)大类招生)、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国家重点学科: 070207光学、0803光学工程、080502材料学、081402结构工程 双一流学科: 土木工程 一流本科专业

2024-10-22 00:03:09